[发明专利]金属塑胶结合装饰件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8721.3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4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秦观涛;苗俊兴;姚向楠;孟庆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00;B29C45/17;B29L31/3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件 坯料 塑胶 容胶槽 塑胶体 凸块 金属 机加工设备 外观面 阳极氧化处理 生产 注塑 工件表面 同侧表面 凸块表面 中和处理 注塑模具 金属板 凹坑 除油 放入 碱蚀 加工 平整 包围 清晰 覆盖 脱离 | ||
本发明涉及金属塑胶结合装饰件及其生产方法,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金属板作为装饰件的坯料,用机加工设备在装饰件坯料上开设容胶槽并加工出与容胶槽底部相连的凸块;2)将装饰件坯料进行除油处理、碱蚀、中和处理,再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使工件表面形成纳米凹坑;3)将装饰件坯料放入NMT注塑模具中进行纳米注塑,向容胶槽注入塑胶形成塑胶体,塑胶体包围并覆盖所述凸块;4)用机加工设备对装饰件坯料进行加工,直至露出凸块的表面,露出的凸块表面以及塑胶体的同侧表面共同形成外观面。用该方法生产的金属塑胶结合装饰件金属与塑胶的结合边界清晰、结合紧密不易脱离、外观面平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塑胶结合装饰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塑胶结合装饰件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作为出行的必备工具-汽车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时下,人们随汽车的质量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舒适性、安全性、环保性和美观性等方面。而汽车内饰件作为消费者的直接感观部件,其质感和外观直接影响整车的品质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
传统的汽车内饰件大部分为全塑胶件,或者为在铝合金表面镀铬或喷漆的铝合金件。
塑胶件汽车内饰由于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并且可以多次加工,耐油污、耐磨价格低等优点,被普遍应用,但是塑胶件容易出现缺料、杂质、熔接痕等问题,并且质感单一外观看起来档次低。
铝合金汽车内饰件因其较强的金属质感、年轻化的产品定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目前,常用的铝合金内饰件表面修饰主要采用镀铬和喷漆处理工艺。电镀工艺因涉及重金属排放环保性差、镀层色彩单一、良品率低且成本高、镀层性能较差等原因,限制了其在内饰件领域地进一步推广。而喷漆工艺无法实现复杂纹理、触感优良的涂层效果,在施工过程中仍存在着高浓度VOC排放、对非喷漆区域产生杂漆干涉、造型复杂工件存在喷涂死角等缺陷。此外,油漆层或镀层都是较硬的涂覆层,喷涂涂覆层工序完成后,内饰件将不能再进行成型加工,否则会导致涂覆层脆裂等问题,这也进一步限制了铝合金在造型复杂的汽车内饰件上的应用。
目前也有部分的金属塑胶结合装饰件用于汽车内饰件,金属塑胶结合装饰件兼具金属和塑胶的优点,用作汽车内饰件时,使得汽车内饰件既具有金属的质感凸显高档、奢华的气质,又具有塑胶耐油污、耐磨、质地轻巧的优点,不仅满足了现代人们对金属感和高贵、典雅美感的追求,也满足了人们对汽车内饰件轻量化和使用寿命长的要求。金属塑胶结合装饰件已经逐步引领汽车内饰件设计的潮流,成为汽车高档、奢华的象征。但是现有的汽车金属塑胶结合内饰件存在着金属和塑胶体的边界结合不清晰、金属和塑胶体结合不紧密易脱落,外观表面凸凹不平、塑胶产生毛刺和边缘触摸起来刮手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塑胶结合装饰件,作为同一个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产金属塑胶结合装饰件的方法,其生产的金属塑胶结合装饰件具有金属与塑胶体的结合边界清晰、外观面平整,金属与塑胶体结合紧密不易脱离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塑胶结合装饰件,包括:金属凸块,所述金属凸块具有外露面;塑胶体,所述塑胶体包覆所述金属凸块除所述外露面的剩余部分;所述金属凸块的所述外露面与同侧的所述塑胶体的面共同形成外观面。
优选的,所述外观面是经机械加工获得的外观面。
优选的,所述塑胶体是承载所述金属凸块的承载体。
优选的,所述金属凸块是铝质材料的凸块。
为解决上述技术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金属塑胶结合装饰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87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温度系数传感器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新型侧开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