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路热管毛细芯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8782.X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2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新;汪冬冬;刘朋杰;楚化强;李根;包向军;陈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于婉萍;金贝贝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细芯 蒸发器 底座 盖板 性能测试装置 工质容器 环路热管 运输管道 主壳体 主壳体侧壁 测试 测重单元 盖板密封 加热单元 上下表面 实时测量 性能测试 因素影响 蒸汽通孔 供蒸汽 下表面 测点 热管 贴合 主壳 体内 | ||
1.一种环路热管毛细芯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主壳体(200)、底座(300)和盖板(400),蒸发器主壳体(200)的两端通过底座(300)和盖板(400)密封,蒸发器主壳体(200)侧壁上开设有供蒸汽外逸的蒸汽通孔;毛细芯(100)设置于蒸发器主壳体(200)内,且毛细芯(100)的上下表面分别与盖板(400)和底座(300)贴合,底座(300)内设置有运输管道(530),该运输管道(530)一端与毛细芯(100)的下表面相连,另一端与工质容器(510)相连,用于输送工质(520);工质容器(510)下方设有测重单元(500);盖板(400)上设有加热单元(7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路热管毛细芯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温单元,该测温单元包括设置于装置内部各处的热电偶(810),和用于收集温度信息的数据采集仪(8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路热管毛细芯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底座(300)下方用于调节毛细芯(100)高度的调节单元,该调节单元一侧还设有用于显示毛细芯(100)高度变化的标识单元(6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路热管毛细芯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单元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调节架(600),两根调节架(600)的之间设置有呈X形交叉分布的开合架(610),两根开合架(610)的中部铰接,且开合架(610)的端部分别能够沿调节架(600)长度方向滑动,开合架(610)的一端还设有调节杆(6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路热管毛细芯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盖板(400)与蒸发器主壳体(200)之间通过紧固件(410)紧固连接,且盖板(400)与蒸发器主壳体(20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30),盖板(400)与毛细芯(100)相贴合的底部上开设有多个流通凹槽(4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路热管毛细芯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300)上部设置有螺纹段,底座(300)与蒸发器主壳体(200)的内腔通过螺纹紧密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路热管毛细芯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300)和蒸发器主壳体(200)均采用透明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路热管毛细芯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盖板(400)与蒸发器主壳体(200)的内腔内壁之间具有1-5mm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环路热管毛细芯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盖板(400)顶部与底部、毛细芯(100)的顶部与底部、运输管道(530)内部和蒸发器主壳体(200)蒸汽通孔内部均设置有热电偶(810)。
10.一种环路热管毛细芯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毛细芯(100)装入蒸发器主壳体(200)内部,布置好温度测点和密封圈(430),蒸发器主壳体(200)两端通过底座(300)和盖板(400)密封;毛细芯(100)通过运输管道(530)与工质(520)相连;
B、调节工质(520)温度,通过调节单元控制毛细芯(100)高度,调节压差;
C、打开加热系统,调节加热功率对毛细芯(100)进行加热;
D、观察测量过程,待系统温度稳定,记录并保存实验数据,然后处理并分析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878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被边坡抗冲刷性研究的实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包覆率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