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叶提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9079.0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5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邦德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5600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提香 簸箕 茶叶 摊放 绿茶 取出 茶叶加工技术 高温烘焙 提香效果 后冷却 冷藏库 放入 开袋 冷藏 冷却 室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提香方法,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把冷藏库的绿茶袋取出,在室内放置6~8h后,开袋将茶叶铺在簸箕上摊放20~32h;将摊放了茶叶的簸箕放入蒸房内,在压力为1~2Mpa,温度为68~75℃的条件下,蒸茶4~6min,取出后冷却至室温;将冷却的茶叶进行两次辉锅,第一次辉锅温度为62~65℃,时间为8~10min,第二次辉锅温度为66~68℃,时间为4~6min。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冷藏绿茶高温烘焙提香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茶叶提香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是市场占有率最大的茶叶, 它属于不发酵的茶叶,保存的要求高,保存不当就会变黄,变黄后香气和口感都会大打折扣。 绿茶的保质期较短,为了长久保存,通常对绿茶进行冷床保存,利用低温干燥的环境来检索茶叶的氧化反应,降低茶叶的活性,减缓其成分的劣变速度,尽可能保持茶叶的品质。茶鲜叶中的香气物质以基团形式存在于细胞内,通过制茶过程的热力作用,香气基团裂解,产生很多新的茶香成分。茶叶经过较长时间的冷藏后,原先游离的香气成分会凝集成大基团,当茶叶被冲泡时,虽经沸水浸泡,但已凝集的芳香油不能完全游离,溶解于茶汤的芳香物质相对较少,因而冷藏过的绿茶香气会较低沉。现有对冷藏绿茶的提香方法是进行高温烘焙,但因绿茶易于氧化,经过高温烘焙后的绿茶颜色容易发黄,提香效果较差,若是在烘焙工程中翻动茶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提香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解决现有冷藏绿茶高温烘焙提香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茶叶提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把冷藏库的绿茶袋取出,在室内放置6~8h后,开袋将茶叶铺在簸箕上摊放20~32h;
B、将摊放了茶叶的簸箕放入蒸房内,在压力为1~2Mpa,温度为68~75℃的条件下,蒸茶4~6min,取出后冷却至室温;
C、将冷却的茶叶进行两次辉锅,第一次辉锅温度为62~65℃,时间为8~10min,第二次辉锅温度为66~68℃,时间为4~6min。
上述茶叶提香方法的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步骤A中茶叶摊放厚度为2~4cm。
进一步的,步骤A中摊放时间为24h。
进一步的,步骤B冷却时翻动散热。
进一步的,辉锅全程以翻、旋手法交替炒制,动作轻柔舒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经过摊放、蒸茶和两次辉锅,使茶叶内外均匀干燥,易于香气逸出,香气持久,提香效果好,提香温度低,加热时间短,茶叶不易断碎、发黄
2、将出了冷藏库的茶袋放置在室内6~8h才开袋,避免出库就开袋使空气的水蒸气遇低温茶叶,液化成水珠而使茶叶受潮。
3、摊放时间和厚度的范围的限定,有利于提升香气物质,使香气较显、持久。
4、蒸茶和两次辉锅的工艺,能使香气更高、滋味更醇,较好地保持茶叶外形和光亮度,使茶叶中的大部分营养物质得以保存,保证了茶叶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茶叶提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把冷藏库的绿茶袋取出,在室内放置6h后,开袋将茶叶铺在簸箕上,摊放厚度为2cm,摊放时间为2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邦德,未经夏邦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90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加工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茶叶萎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