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器插合到位判断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9315.9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8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琳;陈继利;王唱媛;崔博;江高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03 | 分类号: | H01R13/7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到位 判断 机构 | ||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连接器插合到位判断机构,包括设在连接器绝缘体中并与设备用户端到位信号连接的第一金属导体、第二金属导体以及位于两金属导体之间的金属镶件;所述金属镶件上部为向外凸出的金属头部,下部为非金属移动杆,该金属头部位于沿连接器轴向延伸的第一长槽中,且被第一长槽中的小弹簧紧压在过渡槽上;所述过渡槽部分由第一金属导体和第二金属导体组成,金属头部在小弹簧的作用下保持与两金属导体的接触,使两金属导体导通;所述非金属移动杆位于沿连接器轴向延伸且贯穿绝缘体下端面的第二长槽中,且该非金属移动杆下部伸出第二长槽,在对插连接器的绝缘体端面推动下向上移动,使金属头部解除与过渡槽的接触,两金属导体断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插合到位判断机构。
背景技术
针对CT18系列判断插头和插座是否插合到位的常用方式是:插头、插座对应接点相互导通,无法直观判定是否对插到位、只能通过接触件对插后是否导通来判定插头和插座对插到位。但接触件刚引导对插时可以形成导通状态,引导一定的接触长度后也可以形成导通状态,此时无法确认接触件导通时的接触长度,即插头、插座之间是否真正的对插到位。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连接器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连接器插合到位判断机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连接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连接器插合到位判断机构,使其通过在连接器的结构上增加对插到位检测机构,利用插头、插座对插过程中的轴向位移移动,实现连接器上两个金属导体之间的断开,当连接器内部两个金属导体之间断开时,即可判断连接器对插到位。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连接器插合到位判断机构,包括设在连接器绝缘体中并与设备用户端到位信号连接的第一金属导体4、第二金属导体8以及位于两金属导体之间的金属镶件6;所述金属镶件6上部为向外凸出的金属头部61,下部为非金属移动杆62,该金属头部61位于沿连接器轴向延伸的第一长槽51中,且被第一长槽51中的小弹簧5紧压在过渡槽53上;所述过渡槽53部分由第一金属导体4和第二金属导体8组成,金属头部61在小弹簧5的作用下保持与两金属导体的接触,使两金属导体导通;所述非金属移动杆62位于沿连接器轴向延伸且贯穿绝缘体下端面的第二长槽52中,且该非金属移动杆62下部伸出第二长槽52,在对插连接器的绝缘体端面的推动下向上移动,使金属头部61解除与过渡槽53的接触,两金属导体断开。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连接器插合到位判断机构,其中所述的金属头部61呈球状,所述过渡槽53与头部61接触的面为球面。
前述的连接器插合到位判断机构,其中所述的第二长槽52的全部或部分尺寸略大于移动杆62的尺寸,以防止金属镶件6移动方向与导销移动方向有偏移。
前述的连接器插合到位判断机构,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导体4和第二金属导体8均与导销平行,两金属导体之间的凸起与绝缘体一起围成过渡槽53。
前述的连接器插合到位判断机构,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导体4和第二金属导体8组成V型,两金属导体末端与绝缘体一起围成过渡槽53。
前述的连接器插合到位判断机构,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导体4和第二金属导体8上设有便于与导线连接的卡槽或与PCB板焊接的引脚。
前述的连接器插合到位判断机构,其中所述的连接器上设有导销和接触件1,导销31末端滑动连接有用于推动所述非金属移动杆62的非金属护板7,该非金属护板7上设有供接触件1穿过的孔;穿设在所述导销31上的大弹簧2压在该非金属护板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93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电隐患感知插座
- 下一篇:一种多导电点的防护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