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缺失E蛋白离子通道活性的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病毒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9640.5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7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冯涛声;刘定祥;陈瑞爱;李淑敏;李延鹏;梁佳琪;袁丽霞;朱庆春;罗琼;熊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7/01 | 分类号: | C12N7/01;C12N15/50;C12N15/6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苏运贞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缺失 蛋白 离子 通道 活性 传染性 支气管炎 重组 病毒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缺失E蛋白离子通道活性的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病毒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将野生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E蛋白的第26位氨基酸由丙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得到的缺失E蛋白离子通道活性的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病毒。本发明通过构建缺失E蛋白离子通道活性的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病毒,以及获得了回复突变体,对突变后的病毒进行分离纯化方法及其特性分析,有助于开发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和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疫苗,对冠状病毒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经济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特别涉及一株缺失E蛋白离子通道活性的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病毒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在1937年首次被分离出,这种冠状病毒对全世界家禽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冠状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造成呼吸道、肾脏和输卵管疾病的发生,引起机体体重变轻,肾脏出现故障,产蛋数量和质量下降。相关研究表明冠状病毒可以跨越物种屏障并成为致命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目前,对冠状病毒感染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开发减毒疫苗和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是有前途的战略。
E蛋白是冠状病毒致病性的关键,它是一种小蛋白(76~109个氨基酸,约8~10kDa),在感染细胞和成熟病毒体中含量较低的结构蛋白,对于冠状病毒的组装起到关键作用。在某些冠状病毒中,敲除E基因的重组病毒仍能保持复制能力,但其形成病毒体的形态具有严重缺陷,且滴度出现显著下降,例如在SARS-CoV中使缺失E蛋白,减少致病性和死亡数,而重组SARS-CoV缺乏E基因导致了细胞凋亡增加,下调了感染细胞相关的炎症因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株缺失E蛋白离子通道活性的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病毒,以供研究IBV E蛋白离子通道活性缺失对E蛋白的结构、病毒增殖能力、形成病毒空斑的大小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判断病毒的复制能力和致病力是否发生改变,并且为研制IBV减毒疫苗提供了参考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缺失E蛋白离子通道活性的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病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缺失E蛋白离子通道活性的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病毒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株缺失E蛋白离子通道活性的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病毒,是将野生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E蛋白的第26位氨基酸由丙氨酸A突变为苯丙氨酸F,得到的缺失E蛋白离子通道活性的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病毒。
所述的野生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E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下:
MNLLNKSLEENGSFLTALYIIVGFLALYLLGRALQAFVQAADACCLFWYTWVVIPGAKGTAFVYKYTYGRKINNPELEAVIVNEFPKNGWNNKNPANFQDVQRDKLYS。
编码所述的野生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E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如下:
ATGAATTTATTGAATAAGTCGCTAGAGGAGAATGGAAGTTTTCTAACAGCGCTTTACATAATTGTAGGATTTTTAGCACTTTATCTTCTAGGTAGAGCACTTCAAGCATTTGTACAGGCTGCTGATGCTTGTTGTTTATTTTGGTATACATGGGTAGTAATTCCAGGAGCTAAGGGTACAGCCTTTGTATACAAGTATACATATGGTAGAAAAATTAACAATCCGGAATTAGAAGCAGTTATTGTTAACGAGTTTCCTAAGAACGGTTGGAATAATAAAAATCCAGCAAATTTTCAAGATGTCCAACGAGACAAATTGTACTCTTGA。
所述的缺失E蛋白离子通道活性的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病毒的E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9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