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处底板下层钢筋与垫层间隙防漏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9979.5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9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屈正军;李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B28B1/087;B28B1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蒋晏雯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条 后浇带 地下室底板 垫层 底板 下层钢筋 防漏浆 预制 底板混凝土 细石混凝土 预制混凝土 垫层施工 钢筋安装 水泥砂浆 胶接 配比 混凝土 钢筋 养护 隔离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处底板下层钢筋与垫层间隙防漏浆方法,包括步骤一:预制混凝土隔离条采用与底板混凝土同强度等的细石混凝土;二:预制隔离条制作;三:养护;四:后浇带垫层施工;五:隔离条安装: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钢筋安装前提前1天先安装隔离条。相邻隔离条采用与混凝土同配比水泥砂浆胶接。本发明预制隔离条既可以作为钢筋的垫层、定位也可以起到隔离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木工程领域,具体的说是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处底板下层钢筋与垫层间隙防漏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下室底板浇筑混凝土时防止流入后浇带,常用做法就是在后浇带与其他部位接壤处采用钢丝网、或带孔的薄钢板进行隔离,该方法对底板两层钢筋间的部位效果较好,但对下层钢筋与垫层间的间隙效果不是很好。如果采用在防水保护层施工时同时浇筑出隔离带,因养护时间太短,强度达不到要求,隔离条很容易破碎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处底板下层钢筋与垫层间隙防漏浆方法,预制隔离条既可以作为钢筋的垫层、定位也可以起到隔离的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处底板下层钢筋与垫层间隙防漏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预制混凝土隔离条采用与底板混凝土同强度等的细石混凝土;
步骤二:预制隔离条制作;
(1)隔离条制作时按每段约 2000mm 以方便安装与倒运;
(2)隔离条的高度按底板下层钢筋保护层厚度确定,宽度为 100mm;
(3)隔离条混凝土浇筑时因为尺寸较小,为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采用平台式振捣器振捣,隔离条内放置一根 A6 或 A8 的钢筋;
步骤三: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采用覆盖湿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移位安装;
步骤四:后浇带垫层施工:在后浇带部位的垫层施工时,后浇带处比设计标高降低50-100mm,有少量漏浆会集中到落低的部位,这样不会影响到后浇带部位的底板结构尺寸;
步骤五:隔离条安装: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钢筋安装前提前 1 天先安装隔离条。相邻隔离条采用与混凝土同配比水泥砂浆胶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适用广:现代建设工程基本都存在地下室,而且地下室基本都会设有后浇带;经济效益好:后浇带部位的钢筋较密,如因密封不好导致其他部位混凝土浇 筑时流淌进后浇带处,十分不方便清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清理不彻底;可操作性强:本方法所需要的所有的机械、设备、材料、人员等物资,均是施工现场现有的或很容易租凭及购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处底板下层钢筋与垫层间隙防漏浆方法,本发明包括隔离条1、钢板平台2和平板振捣器3,所述隔离条下部设有钢板平台,钢板平台下部设有平板振捣器,所述隔离条内放置钢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预制混凝土隔离条采用与底板混凝土同强度等的细石混凝土;
步骤二:预制隔离条制作;
(1)隔离条制作时按每段约 2000mm 以方便安装与倒运;
(2)隔离条的高度按底板下层钢筋保护层厚度确定,宽度为 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99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