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强耦合效应增强单层石墨烯宽带吸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0280.0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4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华;黄磊;邓春雨;朱渊;陈博宇;恽斌峰;张若虎;崔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景鹏飞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耦合 效应 增强 单层 石墨 宽带 吸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强耦合效应增强单层石墨烯宽带吸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选用石墨烯纳米条带阵列作为吸收层,以金属槽阵列作为衬底,并在金属槽内设置填充介质;通过石墨烯纳米条带阵列激发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共振,通过金属槽支持磁共振模式的激发,使两个模式之间强耦合所产生的杂化场集中分布在石墨烯处,最终实现增强石墨烯宽带吸收效应;石墨烯纳米条带阵列设置在金属槽的上表面;且其与金属槽阵列仅一边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强耦合效应增强单层石墨烯宽带吸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槽顶部槽间距小于底部槽间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强耦合效应增强单层石墨烯宽带吸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强后的石墨烯吸收带宽覆盖在中红外波段,其中带宽范围为:19.8~22.3微米。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强耦合效应增强单层石墨烯宽带吸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槽由梯形金属槽阵列所构成;所述金属槽的构造材料可选金、银、铝、铜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强耦合效应增强单层石墨烯宽带吸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介质可选二氧化硅、硅、砷化镓、碳化硅、氮化硼、三氧化二铝、氮化硅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强耦合效应增强单层石墨烯宽带吸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金属槽中的填充介质调控石墨烯所产生的吸收波动,实现石墨烯的宽带平顶吸收。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选用的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如下:
1)在金属衬底上镀一层填充介质薄膜,镀膜完成后对填充介质薄膜进行刻蚀操作;
2)对填充介质薄膜进行紫外光刻蚀,通过刻蚀构造出梯形介质阵列结构;
3)在蚀刻好的样品上磁控溅射金属;
4)经过套刻或抛光,去掉磁控溅射后样品表面多余的金属材料;
5)将石墨烯转移到经后处理的样品的上表面;
6)经过转移处理的样品,通过无掩模电子束光刻技术构建石墨烯纳米条带阵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02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完全对称微介质轴锥镜相位器件
- 下一篇:一种19.5nm多层膜反射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