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钢管道及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0348.5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1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向冰;韩峰;杨军;李以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西南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缠绕 聚酯薄膜 针织毡 玻璃钢管道 表面毡层 胶衣 浸透 无捻粗纱 内衬层 喷淋 生产工艺 固化 聚酯薄膜表面 巴氏硬度 表面缠绕 缠绕表面 管道端口 加热固化 内层表面 芯模表面 表面毡 石英砂 外层包 网格布 布设 包覆 衬层 辊压 后辊 内层 脱模 修整 | ||
一种玻璃钢管道的生产工艺,具有以下步骤,1)在芯模表面包覆聚酯薄膜;2)在聚酯薄膜表面喷淋一层树脂形成胶衣;3)在胶衣表面缠绕表面毡,缠绕表面毡的过程中继续喷淋树脂,得到表面毡层;4)在表面毡层缠绕针织毡,缠绕完毕后辊压浸透树脂,得到针织毡层;5)在针织毡层上缠绕网格布,聚酯薄膜、胶衣、表面毡层、针织毡层构成内衬层,内衬层经加热固化;6)将无捻粗纱浸透树脂,缠绕在内衬层上,形成兜砂内层,然后在兜砂内层表面均匀布设石英砂,辊压完毕后继续缠绕浸透树脂的无捻粗纱,形成兜砂外层,兜砂外层包覆聚酯薄膜;7)固化,待步骤6)管道的巴氏硬度大于35BH后,停止固化,对管道端口进行修整,脱模,得到玻璃钢管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钢管道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钢管道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玻璃钢管道由于在耐腐蚀性、能耗、运输、安装、防渗性以及管材的抗冻性和价格等方面的优势,比钢管、球墨铸铁管、PE管等传统管道更具有竞争力。近年来,玻璃钢管道产品已经成为我国玻璃钢行业发展最快的产品。我国从70年代开始生产玻璃钢管道,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玻璃钢管道行业经历了由小到大、由手工制作到自动化生产的发展过程。在原材料、制造设备、工艺技术、结构设计、质量管理、标准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尤其是近年来,玻璃钢管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显示了玻璃钢管道的巨大的应用潜力,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然而,同玻璃钢产业发达的意大利、挪威、英国等国家相比,我国的玻璃钢管道产业在各个方面都还存在差距。从生产工艺上看,目前,国内生产厂家大多采用离心浇铸等落后工艺生产加工玻璃钢管道,普遍存在材料浪费、生产环境差、效率较低等缺点,生产工艺的落后影响了玻璃钢管道制品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玻璃钢管道及生产工艺,其步骤简单、加工效率高,减少人力和材料的浪费,在减重的前提下还有效提高了玻璃钢管道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能,避免分层现象,有效延长了玻璃钢管道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钢管道的生产工艺,具有以下步骤,
1)在玻璃钢芯模表面包覆聚酯薄膜,聚酯薄膜的厚度为30-50μm;
2)在聚酯薄膜表面喷淋一层树脂,形成胶衣;
3)在胶衣表面缠绕表面毡,缠绕表面毡的过程中继续喷淋树脂,使表面毡的树脂含量为90-92%,得到表面毡层;
4)在表面毡层缠绕针织毡,缠绕完毕后辊压浸透树脂,得到针织毡层,针织毡层的树脂含量为65-75%;
5)在针织毡层上缠绕网格布,聚酯薄膜、胶衣、表面毡层、针织毡层构成内衬层,内衬层经加热固化;
6)准备无捻粗纱、石英砂,无捻粗纱浸透树脂,缠绕在内衬层上,形成兜砂内层,然后在兜砂内层表面均匀布设石英砂,辊压完毕后继续缠绕浸透树脂的无捻粗纱,形成兜砂外层,兜砂外层包覆聚酯薄膜;
7)固化,待步骤6)管道的巴氏硬度大于35BH后,停止固化,对管道端口进行修整,脱模,得到玻璃钢管道。
步骤1)中聚酯薄膜的包覆方法为,搭配使用200mm与50mm宽的聚酯薄膜带,在玻璃钢芯模表面从一端向另一端缠绕,聚酯薄膜带之间的搭接宽度为10-20mm。
步骤2)中所述树脂,为通用型邻苯树脂或间苯树脂,添加有2-3wt%的固化剂,固化剂为过氧化甲乙酮,添加有≤2wt%的促进剂,促进剂为环烷酸钴。
步骤3)中表面毡为聚酯表面毡或玻璃毡。
步骤5)所述网格布为化纤网格布,拉伸强度≥2kg/cm,网眼直径为1.5mm-2.5mm且分布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西南管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西南管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03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