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进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0846.X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4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蔡林涛;李文军;潘宏;马轶凡;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C12N5/09;C07H13/12;C07H1/00;A61P3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吴乃壮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生物体 相互作用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方法及应用,涉及生物化学技术领域,包括使需要相互作用的生物体分别代谢修饰有能够配对反应的点击化学基团的基础代谢物质,得到具有点击化学基团的生物体和具有与所述点击化学基团能够配对反应的点击化学基团的生物体,通过点击化学基团间的配对反应,促进生物体的相互作用。该方法在不改变其根本的活性特性的基础上,使得生物体的耐受性更好;同时通过生物体之间的生物正交反应快速拉近生物体之间的距离,实现两种生物体的特异性表面识别,进而促进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更直接,操作简单;并且反应条件温和,毒性小;同时该方法还具有良好的重现性,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促进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细胞识别”是一种生物细胞对另一种生物细胞的认识和鉴别,关系到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例如病原菌细胞对宿主细胞的识别,只有能识别才能进行侵染、致病。同时细胞识别也关系着许多严重疾病的治疗,例如免疫治疗中的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等,因而增强细胞识别对许多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研究意义。
细胞间的识别包括通过细胞表面受体或配体与其他细胞表面配体或受体的选择性相互作用,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的信号传递。无论是哪一种识别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性,就是具有选择性,或是说具有特异性。
但是细胞的天然识别容易受到生命体内复杂微环境或其他各方因素的干扰,例如,肿瘤细胞自身面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压力,逐渐选择性地丢失细胞膜表面的抗原表达、MHC-1分子、p微球蛋白等,既可在免疫初始阶段减少抗原呈递,又可减弱免疫效应阶段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另外,由于免疫挑剔机制的存在,肿瘤细胞在进展过程中也会逐渐对干扰素等免疫效应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变得不敏感。这些现象说明,免疫系统抵抗肿瘤的同时,又对肿瘤具有塑型作用,即对肿瘤细胞实施免疫选择压力,使弱免疫原性肿瘤细胞得以逃逸并进一步生长。
目前点击化学基团修饰单糖或胆碱类似物,并通过该类物质在细胞中的代谢途径实现对细胞表面的改造虽然应用广泛,多篇文献中利用这种方法在肿瘤的表面修饰点击化学基团,利用配对基团的修饰实现纳米诊疗一体化试剂、分子探针等化学试剂的肿瘤靶向作用。但是没有将该技术实际应用在两种细胞的识别,特别是免疫细胞治疗中。Seok HyunYun课题组提出的click基团的桥接键可以实现两种细胞的结合,但是由于桥接键的长度并不能保证两种细胞的距离适合识别(如图1A和图1B所示),同时该方法比较繁琐。因次,开发一种能够提高生物体间识别,进而促进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方法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方法,以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促进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方法在制备增强免疫治疗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需要相互作用的生物体分别代谢修饰有能够配对反应的点击化学基团的基础代谢物质,得到具有点击化学基团的生物体和具有与所述点击化学基团能够配对反应的点击化学基团的生物体,通过点击化学基团间的配对反应,促进生物体的相互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体包括细胞、细菌或病毒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基础代谢物质包括单糖、单糖衍生物、胆碱、胆碱类似物或氨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单糖衍生物包括甘露糖胺盐酸盐、葡萄糖胺盐酸盐或半乳糖胺盐酸盐;
所述胆碱类似物包括二甲基乙醇胺。
进一步地,所述点击化学基团包括叠氮、炔、辛炔、二苯基环辛炔或四嗪;
优选地,所述点击化学基团包括DBCO、DIBO、DIFO、BARAC或BC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08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