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冷系统及液冷系统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1438.6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3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董永申;高明;王生广;田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龙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源 液冷系统 变频循环泵 吸热设备 出液管路 循环回路 冷系统 串接 种液 发生故障 控制装置 使用寿命 串接的 低负载 高负载 冷凝器 运转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冷系统及液冷系统控制方法。液冷系统包括吸热设备以及第一、第二液冷源,第一、第二液冷源分别包括串接的冷凝器和变频循环泵,第一液冷源通过进、出液管路与吸热设备串接以构成第一循环回路,第二液冷源通过所述进、出液管路与吸热设备串接以构成第二循环回路,液冷系统还包括在正常状态下控制两个液冷源的变频循环泵同时运行、在其中一个液冷源发生故障时控制另一个的变频循环泵增大频率运行的控制装置。液冷系统正常工作时,两个液冷源同时低负载运行,有利于提高液冷源的使用寿命,使液冷源不易出现故障;且即使其中一个液冷源故障,另一个可通过高负载运转来满足整个液冷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液冷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冷系统及液冷系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保证日常生产需求、避免频繁开关机而影响设备的寿命,大功率设备往往要求不停机连续运行,其对应的液冷系统也需要有较高的可靠性,从而保证大功率设备不停机运行时的散热要求。为保证液冷系统较高的可靠性,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备份液冷源措施,该备份液冷源措施包括零部件备份和整机备份。
授权公告号为CN208123084U的一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燃气发电厂加压机的冷却散热系统,该冷却散热系统包含两台循环泵,采用一备一用的工作模式,即便正在使用的循环泵出现故障,也可以启用备用的循环泵,对加压机进行降温,保证加压器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上述冷却散热系统的备份措施为零件备份,该备份措施的可靠性较整机备份低,且若因循环泵的控制系统故障时,存在备份失效的风险。
授权公告号为CN104990171B的一篇中国发明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据中心机房的散热系统及其伴热方法,该数据中心机房的散热系统包括至少两套散热装置,分别用于从数据中心机房内吸收热量,所述至少两套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第一切换单元,用于将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的运行状态在以下两种情形之间切换:第一散热装置为主用散热装置,第二散热装置为备用散热装置;以及第一散热装置为备用散热装置,第二散热装置为主用散热装置。上述液冷源备份措施为整机备份,导致整个散热系统的成本较高,而且在中心机房正常工作的过程中,主用散热装置高负载运转,备用散热装置闲置,导致高负载运转的主用散热装置较容易出现故障,进而影响主用散热装置乃至整个散热系统的寿命,从而无法保证整个散热系统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系统,用于解决传统的液冷系统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相应的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液冷系统控制方法无法保证液冷系统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液冷系统的技术方案是:液冷系统包括吸热设备以及第一、第二液冷源,第一、第二液冷源分别包括串接的冷凝器和变频循环泵,第一液冷源通过进、出液管路与吸热设备串接以构成第一循环回路,第二液冷源通过所述进、出液管路与吸热设备串接以构成第二循环回路,所述液冷系统还包括在正常状态下控制两个液冷源的变频循环泵同时运行、在其中一个液冷源发生故障时控制另一个液冷源的变频循环泵增大频率运行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液冷系统正常工作时,两个液冷源同时低负载运行来保证整个液冷系统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液冷源的使用寿命,使液冷源不易出现故障;即使其中一个液冷源故障,另一个可通过高负载运转来满足整个液冷系统的正常运行,满足液冷系统正常运行的可靠性;而且两个液冷源共用进、出液管路,有助于降低整个液冷系统的成本。
作为对上述进、出液管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进、出液管路上分别在靠近第一、第二液冷源的位置分别设有检测回液和供液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通过回液压力与供液压力的差值变化,能够方便、及时得出两个液冷源的运行状况,使控制装置及时作出响应,以满足吸热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液冷系统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14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冷板式散热系统及液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