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荧光监测功能的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1732.7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9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亚鑫.奥诺杰;莫杰塔巴.曼索里亚诺夫;阿米尔.拉兹莫朱;金万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68 | 分类号: | B01D71/68;B01D67/00;B01D61/14;G01N21/64;C02F1/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荧光 监测 功能 超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备荧光监测功能的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聚醚砜、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四苯基乙烯混合溶解到N-甲基吡咯烷酮中形成铸膜溶液;
S02,将S01中得到的铸膜溶液进行超声处理,直至铸膜溶液中无凝聚物;
S03,将S02中超声处理过的铸膜溶液以玻璃板为支撑层,进行湿相转化的刮膜处理,刮膜成后暴露在空气中;
S04,将S03中载有铸膜溶液的玻璃板浸泡于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荧光监测功能的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01中,以质量计,聚醚砜、聚乙烯吡咯烷酮、四苯基乙烯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比例分数分别为16%、4%、0.1~5%和75~79.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荧光监测功能的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02中,超声处理具体为先在40kHz下超声浴处理5分钟,然后用超声探针进行1分钟超声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荧光监测功能的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03中,刮膜处理具体为刮膜厚度为150μm,控制成膜速度为8cm/分钟,刮膜完成后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为1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荧光监测功能的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04中,玻璃板浸泡于水中的时间为16~24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备荧光监测功能的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处理包括先在40kHz下超声浴处理5分钟,然后用超声探针进行1分钟超声处理的三次循环,循环设置间隔分别为第1h、第9h和第17h,超声结束后静置7h。
7.一种具备荧光监测功能的超滤膜,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17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