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人与机动车实时感知的均衡协调控制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3020.9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5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梁;丁海龙;黄瑞;曾晓强;章涛涛;魏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7 | 分类号: | G08G1/07;G08G1/08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人 机动车 实时 感知 均衡 协调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行人与机动车实时感知的均衡协调控制系统,属智能交通的道路交通信号控制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中心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若干路口现场设备及传输网络,单个路口的现场设备包括交通信号控制机、交通信号灯、车辆检测器、行人过街请求按钮、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柱。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时检测的行人与机动车信息实现道路均衡协调控制方法。本发明系统和方法将绿波协调控制、延误协调控制、行人过街请求控制较好地相结合,实现了机动车与行人的均衡协调控制,能够明显地改善交通参与者的出行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的道路交通信号控制领域,尤其涉及城市道路网中多个交叉口行人与机动车交通信号的均衡协调控制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行人与机动车实时感知的均衡协调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数量也不断上涨,城市交通运行压力越来越大,道路上的交通拥堵、车祸在各大城市频繁发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智能交通建设的需求不断扩展,尤其是多个交叉口的交通信号联动协调控制、行人与机动车的均衡控制等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现有技术中,交通信号控制范围大部分是单个交叉口,并且是以机动车作为主要的控制对象,行人过街需求及安全往往没能够得到重视与保障,机动车在通过多个交叉口时会出现多次停车、等待红灯时间过长等现象。
现有技术中,交通信号控制缺乏实时交通数据的支持,多数仍然以历史经验来设计信号的配时,不能够及时反映道路的实际情况,造成交叉口信号配时不合理,部分方向绿灯损失严重,且无法适应交通流的动态变化过程。
可见,如何同时“照顾”机动车与行人的通行,避免交叉口绿灯时间的损失、提高机动车的通行效率、确保行人的过街安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行人与机动车实时感知的道路交通信号均衡协调控制系统,实现主干道绿波协调与行人过街均衡控制,改善道路交通运行环境,提高机动车通行效率及行人过街的安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采用前述系统进行人与机动车实时感知的道路交通信号均衡协调控制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行人与机动车实时感知的均衡协调控制系统,其特点是,
所述系统由中心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若干路口现场设备及传输网络构成,单个路口的现场设备包括路口信号控制机、视频车辆检测器、交通信号灯、行人过街请求按钮和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柱;
中心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若干路口信号控制机之间基于互联网协议地址的宽带总线连接,中心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同步路口信号控制机的运行参数及行人与机动车的实时请求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与综合处理,同时发送相关控制指令给路口信号控制机,包括时间同步命令、运行参数;
单个路口各方向的视频车辆检测器、行人过街请求按钮与路口信号控制机连接,将实时检测的车辆信息及行人请求信息通过路口信号控制机发送至中心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单个路口各方向的交通信号灯、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柱与路口信号控制机连接,接收路口信号控制机发送的控制指令,输出相应的信号灯色及语音信息,指示、提醒机动车与行人的安全通行。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是一种行人与机动车信息实现道路协调控制方法,其特点是,该方法使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行人与机动车实时感知的均衡协调控制系统,且该方法步骤包括:
(1)依据路网结构,按关联性将多个交叉口划分为一个控制子区,对控制子区内的交通信息进行调查分析;
(2)依据调查的交通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网络绿波协调控制方法设计出信号配时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杰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30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