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金属表面腐蚀行为测定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3871.3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1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彬;刘柯钊;陈志磊;伏晓国;胡殷;李赣;钟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M3/2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既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59 | 代理人: | 李钦 |
地址: | 62190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 金属表面 腐蚀 行为 测定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金属表面腐蚀行为测定装置及方法,目的在于解决目前采用PVT法对镧系、锕系等活性金属进行测定时,样品的厚度、粗糙度要求较高的问题。本申请采用铟丝密封隔绝样品的其他表面,使活性金属样品只有某一表面接触腐蚀气体,进而进行活性金属表面氢化、氧化等腐蚀考核。与现有方法相比,本申请能实现水汽、氢气以及氧气的腐蚀考核,且能实现只考核表面局部区域,排除其他表面及棱边缺陷的影响。同时,本申请还具有如下优点:样品厚度可以更薄,承受的压力可以更大;对样品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一般机械加工样品均满足要求;可以有效的避免温度不均匀。另外,基于结构的改进,使得本申请的装置能判断腐蚀反应程度,自动终止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腐蚀测定领域,尤其是活性金属腐蚀测定领域,具体为一种活性金属表面腐蚀行为测定装置及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是一种金属表面腐蚀测定装置及方法,其采用铟丝密封金属样品某一表面,而排除其它表面进行氢化、氧化等腐蚀考核,并提供基于该装置的考核方法。采用本申请,能方便的考察样品某一表面的腐蚀性能,为活性金属材料防腐蚀改性技术研究提供腐蚀测试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背景技术
镧系、锕系等金属在民用及国防工业中,具有重要的用途。但这些金属具有非常高的活性,容易与各种腐蚀介质反应;因此,测试抗腐蚀性能成为各种表面改性技术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目前,通常采用PVT法测量活性金属腐蚀性能。PVT法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把金属样品密封于腐蚀室内,冲入一定体积、压力的腐蚀气体,通过测量腐蚀气体压力变化,评估腐蚀程度。
常规的PVT方法一般测量样品所有表面与腐蚀气体反应,而活性金属样品一般采用切削加工制备得到,样品边缘处由于机械加工的原因,应力集中,撕裂、划痕较多,腐蚀反应在边缘区域容易诱发,影响或者掩盖表面本征的腐蚀行为。另外,进行活性金属表面改性研究(如离子注入、激光钝化等)通常也只是在一个表面上进行,常规的PVT法也无法准确地反应改性表面的腐蚀性能。
Patterson等人曾经建立了一种基于中空弹性金属密封圈的无边腐蚀考核装置(R. G. Patterson and R. G. Musket. Vacuum chamber for edgeless studies ofgas-metal reactions,J. Vac. Sci. Technol. 1984 A 2:82-84.),用来考核表面改性样品的抗氢化腐蚀性能。但他们明确的指出,该装置使用的样品不能太薄,需要能够承受1个大气压的压力而不变形;另外,由于中空弹性金属密封圈缺乏足够的塑形变形能力,为了保证密封圈与样品的贴合,要求样品的表面粗糙度需要小于3.1μm。在腐蚀考核过程中,温度的精确设定及控制也是腐蚀实验研究精度的保证,但文献中腐蚀考核装置的加热体及测温热电偶在样品的下部,不能保证整个反应空间温度的均匀一致。同时,在开展锕系、镧系金属表面的氢化腐蚀考核时,大规模的氢化反应不但消耗了昂贵的金属样品,还会产生弥散性的金属氢化物污染环境;因此,需要把反应控制在初始阶段,并且需要对样品全包容。另外,合金化或者表面改性的样品氢化孕育期可能时间很长,一旦孕育期结束,氢化反应以很快的速度进行,而现有PVT腐蚀考核系统需要人工值守监视反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
为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装置,以实现对镧系、锕系等活性金属的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采用PVT法对镧系、锕系等活性金属进行测定时,样品的厚度、粗糙度要求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活性金属表面腐蚀行为测定装置及方法。本申请采用铟丝密封隔绝样品的其他表面,使活性金属样品只有某一表面接触腐蚀气体,进而进行活性金属表面氢化、氧化等腐蚀考核。与现有方法相比,本申请能实现水汽、氢气以及氧气的腐蚀考核,且能实现只考核表面局部区域,排除其他表面及棱边缺陷的影响。同时,本申请还具有如下优点:样品厚度可以更薄,承受的压力可以更大;对样品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一般机械加工样品均满足要求;可以有效的避免温度不均匀。另外,基于结构的改进,使得本申请的装置能判断腐蚀反应程度,自动终止反应,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38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