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电力电源印制电路板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5107.X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1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陶应国;李旭;王青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海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巾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0 | 代理人: | 邢伟 |
地址: | 629000 四川省遂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电力 电源 印制 电路板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力电源印制电路板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开料;S2:内层图形;S3:内层蚀刻;S4:内层 AOI 检测;S5:层压;S6:钻孔;S7:沉铜;S8:全板电镀;S9:制作外层线路;S10:外层 AOI 检测;S11:丝印阻焊;S12:表面处理;S13:成型;其中,S5取消了传统的铆钉铆合过程,S6采用磁性工作台降低钻孔偏移,进而提高电力电源电路板的质量和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制电路板制造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力电源印制电路板的工艺。
背景技术
电力电源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的中重要的支撑元件,更是是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之一,应用于几乎每种电子设备中,小到电子手表、计算器,大到计算机、通讯电子设备、军用武器系统等。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覆铜板的厚度越来越薄,电力电源电路板也从单层板向多层板发展,目前主要包括6层板,8层板,10层板,14层板等。
现有的电力电源电路板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流程 :开料→内层图形→内层蚀刻→内层 AOI 检测→压合→钻孔→沉铜→全板电镀→正片/负片工艺制作外层线路→外层AOI检测→丝印阻焊→表面处理→成型。
在上述工艺中,当电力电源电路板的层数超过4层后,为了在层压流程中,控制层间对位精度,并尽量减少压合后板层间出现偏移的问题,通常需在内层 AOI 检测后及层压前,在芯板的板边钻铆钉孔,预对位时通过打铆钉的方式,将各层芯板和半固化片铆合在一起进行层压制作。
随着覆铜板的厚度越来越薄,电路板层数越多,在铆钉钻孔和铆合过程中,容易造成层间偏移和破孔,从而降低了成品率。
在后续的钻孔过程中,电路板最上层采用铝板压合钻孔,这种压合方式有利于钻孔散热,但是使得整个电路板各处受力不均匀,钻孔过程中容易造成钻孔偏移,随着电路板层数增多,钻孔偏移越明显,严重的,甚至影响沉铜质量,大大降低了电路板的质量和成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层压前,不用铆钉铆合,减少层间偏移和钻孔偏移的电力电源印制电路板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应用于电力电源印制电路板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开料:裁切出半固化片(2)、内层板(3)以及铜箔(4),使得半固化片(2)、内层板(3)和铜箔(4)的长宽都一样;
S2.内层图形:通过图形转移技术在内层板(3)上得到印制电路图形;
S3.内层蚀刻:通过蚀刻得到带有印制电路(9)的内层板(3);
S4.内层AOI:对蚀刻后的内层板(3)进行AOI检测,对蚀刻后的得到的印制电路(9)进行短路和断路检测;
S5.层压,层压包括如下步骤:
S501.在每个经AOI检测后的内层板(3)上,成品电路板需要连通的孔预先钻通;
S502.将钻孔后的内层板(3),半固化片(2)和铜箔(4)进行排列叠板,得到组合电路板;
S503.将组合电路板放入矩形竖直容器(1)中;所述竖直容器(1)的内壁与半固化片(2)、内层板(3)以及铜箔(4)的侧壁紧配合接触;
S504.对放入竖直容器(1)中的组合电路板进行热压合;
S6.钻孔,钻孔包括如下步骤:
S601.裁切出一个矩形铁磁性金属板(10),其长宽均与半固化片(2)、内层板(3)和上下两侧的铜箔(4)的长宽保持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海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海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51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