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直流电流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5120.5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8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刘正阳;程林;周文;肖黎;刘诣;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磁环 磁场检测模块 电流传感器 输入端连接 模拟电路 交直流 输出端 电路模块 数字电路 开合部 闭合 带电检测 电力设备 电流变化 直流电力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电流传感器,包括聚磁环,聚磁环的圆周上连接有磁场检测模块;聚磁环的输出端与磁场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还包括电路模块,电路模块包括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磁场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模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模拟电路的输出端与数字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聚磁环还具有第一开合部,聚磁环通过第一开合部实现打开或闭合。本发明的交直流电流传感器可以对电力设备进行带电检测,并能够精确检测微安级的电流变化,而且对交、直流电力设备具有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流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直流电流传感器。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在制造、运输、检修过程中,常因发生不可预计的事故而残留有潜伏性缺陷,进而在电力设备长期的运行中,此类缺陷受到电压、电流、机械力损伤、环境影响及化学腐蚀作用等,可能加重缺陷等级,形成影响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缺陷,如绝缘受潮、绝缘机械损伤、绝缘内部气泡、瓷质裂纹等集中性缺陷,这类缺陷的发展速度快,因而具有较大的危险性。这些缺陷的存在,严重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一般来讲,在萌发初期如果可以发现和消灭此类缺陷,就可以避免电力设备的进一步破坏。
目前,对于缺陷的预判,主要有离线试验和带电检测两种技术手段。其中,离线绝缘试验的方法,常用的有绝缘电阻测量、直流耐压试验和直流电流泄露试验等,带电检测方法主要为局部放电及接地电流等方法。电流的检测无论是离线试验还是带电检测,都是一个可反映绝缘状态的重要指标。但因其传感器的传感器接线方式问题,离线检测方法虽然检测准确但不能直接应用于现场带电检测,而现有的可带电检测的电流传感器其检测精度最低只达到毫安级的水平,不能满足电力设备的早期潜伏性缺陷测试需求,且无法广泛适用于交、直流电力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直流电流传感器,其可以对电力设备进行带电检测,并能够精确检测微安级的电流变化;其不仅能够用于检测交流电力设备,而且可以用于检测直流电力设备。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交直流电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聚磁环,所述聚磁环的圆周上连接有磁场检测模块;所述聚磁环的输出端与所述磁场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还包括电路模块,所述电路模块包括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所述磁场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模拟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数字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聚磁环还具有第一开合部,所述聚磁环通过所述第一开合部实现打开或闭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模块,所述聚磁环和磁场检测模块被封装在所述固定模块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模块的外部设有单层或多层结构的磁屏蔽层,所述磁屏蔽层的屏蔽效能大于30dB。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模块设有打开或闭合所述固定模块的第二开合部;所述磁屏蔽层设有打开或闭合所述磁屏蔽层的第三开合部;所述第二开合部、第三开合部与所述第一开合部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模块的侧壁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磁屏蔽层设有贯穿其内外侧壁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设置,所述磁场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所述模拟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电路包含放大电路和多种的滤波电路,所述磁场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数字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模块上设有接口,所述数字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接口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聚磁环采用软磁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固定模块采用绝缘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磁屏蔽层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51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