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样本的试纸条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5381.7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1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赵福铨;伍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33/55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任晓华;周齐宏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记垫 试纸条 样本 样本垫 被分析物 检测垫 两边 不干胶 试纸条检测 测试结构 金标抗体 生产过程 速度放缓 颜色差异 灵敏度 种检测 缓冲 垫被 断线 覆盖 隔开 金标 抗体 内层 释放 检测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检测样本的试纸条,包括,标记垫和检测垫,检测垫位于标记垫的下游,其特征在于,该试纸条上还包括样本垫,所述样本垫将标记垫全部或部分覆盖。本发明的试纸条因标记垫被样本垫覆盖,使得金标释放速度放缓,得到缓冲,从而使样本中被分析物与金标抗体的浓度比值增大,从而提高了试纸条检测的灵敏度。同时使外层不干胶与内层的标记垫隔开,从而使得试纸条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使标记垫的两边高度不同或降低了标记垫两边高度不同的现象,保证了样本流过标记垫时的速度相同,使得样本中的被分析物与带有金标的抗体能够成分结合。最终,有效的降低了测试结构线的断线和颜色差异现象。
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4月3日,申请号为201410134020.8,发明名称为“一种检测样本的试纸条”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样本的装置,特别是用于检测样本的试纸条。
背景技术
利用免疫结合反应原理来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被分析物质的这一技术被广泛用在各个领域。可以用它来检测各种生物样本(唾液,血液,尿液,血清,汗液等等)的被分析物质来监测疾病和人类的健康状况(早孕,肿瘤,传染病,毒品等等)。这种检测技术的根本原理是建立在免疫分子之间具有特异结合的性能,例如抗体与抗原,半抗原/ 抗体,生物素与抗生物素等等。另外,很多这样的检测都可以在固体介质上完成,例如常用的横向流动试剂条,玻璃或塑料多孔盘中,免疫层析装置等等。通常,在免疫特异结合分子上可以再结合一些固体颗粒或者化学物质,这样可以通过肉眼或其他仪器设备来定性,定量或半定量的得出检测结果。这种固体颗粒可以是带颜色的胶体颗粒(乳胶或金颗粒),这种化学物质可以是带有发色基团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其他合适的条件下可以发出特定波长来显示检测结果。
利用这些原理的检测试剂条或装置在现有技术中都可以找到,例如如下一些专利描述的试剂条或含有试剂条的装置:US4857453;US5073484;US5119831;US5185127;US5275785;US5416000;US5504013;US5602040;US5622871;US5654162;US5656503;US5686315;US5766961;US5770460;US5916815;US5976895;US6248598;US6140136;US6187269;US6187598;US6228660;US6235241;US6306642;US6352862;US6372515;US6379620;和US6403383。
免疫检测通常包括两种原理,三明治法和竞争法,其中用竞争方法来检测样本中的半抗原小分子物质最为常见。利用竞争法检测的方法和试剂以及检测装置在美国专利US4235601;US4442204,US5208535,US5229073 里有详细的描述。这些装置都是描述在检测区域上或结果读取区域上没有颜色变化或没有颜色线条出现的时候,检测结果判为阳性,表示检测样本可能存在被分析物质,相反,当检测区域或结果读取区域上出现颜色变化或者有颜色线条出现的时候,检测结果判为阴性,表示检测样本中可能不存在被分析物质。
因此,利用试纸条上检测区域的控制线和/ 或检测结果线的显示来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某种被分析物。然而,这些试纸条在实际使用来检测样本中被分析物时,存在一些问题:
样本被添加到标记垫上后,因添加量集中,液体流速快,样本连同标记垫上的标记物被很快的冲到检测垫上,即有大量的标记物被带到了检测垫,反而使检测垫的检测灵敏度降低。特别是利用竞争法进行检测的试纸条,最终的结果显示阴性和阳性之间的梯度相差较小,并且,阳性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浅浅的检测线显示。这对结果的判断产生干扰,尤其是试纸条的操作者通常是普通的大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未经艾博生物医药(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5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