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器及屏蔽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5437.9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2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炎;李冉;谢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581 | 分类号: | H01R13/6581;H01R13/648;H01R13/6461;H01R12/7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龙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屏蔽 | ||
本发明涉及导电连接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及屏蔽片。连接器的壳体内并排设置有多个信号接触部件,每两个信号接触部件之间夹装有覆盖信号接触部件的两个信号接触件的接地屏蔽片,接地屏蔽片包括主片体以及垂直于主片体而沿信号接触部件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延伸片,所述延伸片处于主片体的靠近引脚的一侧,信号接触部件上设有供延伸片穿过的避让槽,所述延伸片的悬伸端具有与相邻的接地屏蔽片电性接触的接触部位。本发明的连接器通过在接地屏蔽片的延伸片的悬伸端设置接触部位,能够实现相邻两个接地屏蔽片之间的电性导通,这样整个连接器的接地屏蔽片在差分对的靠近引脚的一侧位置进行了屏蔽,提高了防串扰的效果,提高了连接器的传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以及适用于该连接器的屏蔽片。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用于传输信号的高速连接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以卡缘连接器为例,连接器壳体内设置有大量密集排布的信号接触部件,相邻两个信号接触部件的信号接触件能够构成一个差分对。为了避免差分对之间的相互串扰,每隔两个信号接触部件均设有一个屏蔽片。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577746U、实用新型名称为电连接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连接器,其每个信号接触部件包括胶芯即绝缘块以及固定在胶芯内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信号接触件,两个信号接触件之间形成的夹口供适配的连接器插入,相对的两个信号接触件分别与适配的连接器的两侧面上设置的接触件接触。该连接器的壳体内排布有大量的信号接触部件,相邻两个信号接触部件的同侧的两个信号接触件共同构成一个差分对,每相邻两个信号接触部件之间夹设有接地屏蔽片,该接地屏蔽片通过屏蔽段和片本体实现两相邻差分对之间屏蔽,片本体的背向屏蔽段的一侧通过延伸片连接有焊接引脚,该延伸片向差分对的排列方向弯折,并能使焊接引脚处于与信号接触件的引脚同一排的位置处,当然,胶芯上设有避让延伸片的避让槽。
与其类似地,授权公告号为CN101958475B、发明名称为卡缘连接器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连接器中也采用了通过屏蔽片屏蔽相邻两个差分对的方式,且该差分对上的插板端通过区别于上述专利中的折弯方向沿差分对的排列方向延伸,并连接焊接引脚,以使焊接引脚处于与信号接触件的引脚同一排的位置处。
上述的两篇专利文献中通过屏蔽片实现了相邻两个差分对之间的屏蔽,但是由于相邻的屏蔽片之间在底部即靠近印制板的位置、在差分对的排列方向上存在间隔,没有完全实现差分对的全屏蔽,两个差分对之间在该位置处也有一定的串扰,影响连接器的传输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屏蔽效果不好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该连接器的屏蔽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连接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内并排设置有多个信号接触部件,各个信号接触部件包括在垂直于并排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信号接触件,两个信号接触件的同侧两端之间形成用于与适配连接器插接的夹口,另一侧的端部设有用于与印制板连接的接触件引脚,每两个信号接触部件之间夹装有覆盖信号接触部件的两个信号接触件的接地屏蔽片,所述接地屏蔽片在与接触件引脚的同侧位置设有屏蔽片引脚,接地屏蔽片包括主片体以及垂直于主片体而沿信号接触部件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延伸片,所述延伸片处于主片体的靠近接触件引脚的一侧,信号接触部件上设有供延伸片穿过的避让槽,所述延伸片的悬伸端具有与相邻的接地屏蔽片电性接触的接触部位。
本发明的连接器通过在接地屏蔽片的延伸片的悬伸端设置接触部件,能够实现相邻两个接地屏蔽片之间的电性导通,这样整个连接器的接地屏蔽片在差分对的靠近引脚的一侧位置进行了屏蔽,提高了防串扰的效果,提高了连接器的传输性能。
进一步地,延伸片有一个且处于主片体的一侧,屏蔽片引脚位于所述延伸片上且处于延伸片的中部位置。这样通过延伸片既满足了屏蔽片引脚的设置,也实现了相邻屏蔽片之间的电性导通,实现了对差分对底部位置的屏蔽,提升了屏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54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