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模组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5477.3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4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缪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G09F9/33;H01L5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翟乃霞;刘昕 |
地址: | 5238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模组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屏幕盖板(110)和依次设置在屏幕盖板(110)内侧的第一玻璃板(120)、显示层(130)、第二玻璃板(140)和柔性电连接件(150),第二玻璃板(140)设置有电连接部(160),第二玻璃板(140)具有朝向屏幕盖板(110)的顶面和背离屏幕盖板(110)的底面以及连接顶面与底面的侧面,电连接部(160)与显示层(130)电连接,电连接部(160)从侧面延伸至底面上,柔性电连接件(150)的一端与电连接部(160)位于底面上的部位电连接,另一端与终端设备的主板(300)电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终端设备。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的终端设备存在屏占比较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设备的屏占比越来越大,进而能够为用户提供更良好的显示界面。如何增大终端设备的屏占比,是当前设计的主要方向。
随着屏占比的持续增大,越来越多的窄边框终端设备出现在市场上。请参考图1,图1中,屏幕盖板101的边缘搭接固定在壳体102的边框上,屏幕盖板101的内侧依次设置有第一玻璃板103、显示层104和第二玻璃板105。第二玻璃板105的边缘1051伸出第一玻璃板103同一侧的端面之外,柔性电连接件106的一端与终端设备的主板电连接,另一端折弯后与第二玻璃板105的边缘1051电连接。具体的,第二玻璃板105的边缘1051朝向屏幕盖板101的表面设置有电连接部1052,如图2所示。柔性电连接件106与电连接部1052能够实现第二玻璃板105与主板之间的电连接。
电连接部1052设置在边缘1051朝向屏幕盖板101的表面上,而柔性电连接件106的一端从第二玻璃板105的另一侧折弯后与电连接部1052电连接。由于柔性电连接件106需要折弯,因此需要在第二玻璃板105与壳体102的边框之间预留折弯空间,这会导致终端设备的黑边宽度较大,进而导致终端设备的屏占比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模组,以解决目前的终端设备存在屏占比较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屏幕盖板和依次设置在所述屏幕盖板内侧的第一玻璃板、显示层、第二玻璃板和柔性电连接件,所述第二玻璃板设置有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玻璃板具有朝向所述屏幕盖板的顶面和背离所述屏幕盖板的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的侧面,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显示层电连接,所述电连接部从所述侧面延伸至所述底面上,所述柔性电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电连接部位于所述底面上的部位电连接,另一端与终端设备的主板电连接。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壳体和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为上文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壳体包括边框,所述屏幕盖板的边缘搭接固定在所述边框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显示模组中,第二玻璃板上设置的电连接部,电连接部从第二玻璃板的侧面延伸至第二玻璃板的底面上,此种情况下,柔性电连接件直接与电连接部位于第二玻璃板的底面的部位电连接,此种情况下,柔性电连接件无需从第二玻璃板的底面所在的一侧弯折至第二玻璃板的顶面所在的另一侧,最终能够避免柔性电连接件的折弯部分形成在壳体的边框与显示屏之间,此种情况下,终端设备无需在边框与显示屏之间预留较大的空间,因此能够减小边框与显示屏之间的间隙宽度。在整机尺寸一定的情况下,显示屏无疑能够形成更大的面积,最终能提高终端设备的屏占比。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公开的终端设备的部分剖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公开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54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