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GmST1基因突变体植株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5513.6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4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韩英鹏;井妍;赵雪;滕卫丽;李文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C12N15/113;C12Q1/6895;A01H5/00;A01H6/5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邓宇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gmst1 基因 突变体 植株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大豆GmST1基因突变体植株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明确大豆抗花叶病毒相关基因的抗病功能,提出了一种大豆GmST1基因突变体植株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大豆GmST1基因设计gRNA单靶点引物;制备gRNA单靶点引物二聚体;将引物二聚体插入到Cas9/gRNA载体中,构建大豆GmST1基因敲除载体;将步骤3)构建的GmST1基因敲除载体转化大豆,经筛选获得大豆GmST1基因突变体植株。本发明确定了GmST1能够参与到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抗性反应中,为大豆抗花叶病毒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GmST1基因突变体植株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花叶病毒病由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引起,是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最严重的病毒性病害之一。在我国东北大豆主产区,N1和N3毒株为优势株系,其导致的大豆植株非正常生长可造成大豆大面积减产25%-60%,严重时甚至绝产。由于传统育种方法的局限性,因此利用分子手段筛选及鉴定有效的抗病基因,对抗病品种的选育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为选育抗病品种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加快了选育抗病品种的进程。由于大豆基因组庞大且大豆存在的多倍体化现象及低转化率等问题,对抗病基因的功能分析增加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明确大豆抗花叶病毒相关基因的抗病功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GmST1基因突变体植株,所述突变体植株含有突变的大豆GmST1基因,所述突变是指GmST1基因编码区中5’AGAAAGGGGAGGAAATAA3’或5’CTTCCTAGGGAGAGAGGT 3’核苷酸序列发生碱基取代或缺失,使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所述大豆GmST1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上述大豆GmST1基因突变体植株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大豆GmST1基因设计gRNA单靶点引物;
2)制备gRNA单靶点引物二聚体;
3)将引物二聚体插入到Cas9/gRNA载体中,构建大豆GmST1基因敲除载体;
4)将步骤3)构建的GmST1基因敲除载体转化大豆,经筛选获得大豆GmST1基因突变体植株。
进一步地限定,步骤1)所述大豆GmST1gRNA单靶点引物的正向引物为GmST1-1-S,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反向引物为GmST1-1-A,其核苷酸序列SEQ ID NO:3所示;或者正向引物为GmST1-2-S,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反向引物为GmST1-2-A,其核苷酸序列SEQ ID NO:5所示。
进一步地限定,步骤2)所述制备gRNA单靶点引物二聚体,是指每20uL合成体系中正向引物5μL,正向引物5μL和H2O 15μL,反应条件为95℃3min,冷却至25℃后,16℃静置5min。
进一步地限定,步骤3)所述构建GmST1基因敲除载体,是指每10uL反应体系中,引物二聚体1-7μL,Cas9/gRNA vector,1μL,Solution1 1μL,Solution2 1μL,H2O 0-6μL,16℃过夜反应。
进一步地限定,步骤4)所述GmST1基因敲除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豆;所述农杆菌为农杆菌EHA105。
进一步地限定,步骤4)所述大豆为东农93-046。
进一步地限定,步骤4)所述筛选所用正向引物为CasJC-S,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6所示,反向引物为CasJC-A,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用于筛选阳性突变体植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55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