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6446.X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9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安普光;徐龙靖;于红霞;王翔飞;张捷;孟庆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王世超 |
地址: | 2665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 ||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器。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管的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空调器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管组,并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换热管组包括多个换热管,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断构件,且所述隔断构件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成彼此连通的与所述出口连通的上区域和与所述进口连通的下区域,所述多个换热管中的一部分处于所述上区域而另一部分处于所述下区域,所述隔断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为非连通结构。本发明通过隔断构件将换热管组分隔成彼此连通的两个区域,有效阻挡了下区域中的气态冷媒通向处于上区域的换热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包括压缩机、蒸发器以及冷凝器,冷媒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以及蒸发器形成的闭环之间循环并因此实现制冷制热。具体而言,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经压缩机压缩得到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后进入冷凝器,换热后由于放热凝结成高压低温的液态冷媒,经节流装置节流减压后得到的低压液态冷媒流向蒸发器,换热后由于吸热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后再进入压缩机,即完成一次制冷/制热循环。
其中,冷媒进入蒸发器后与蒸发器内的换热管进行换热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液态冷媒受热变成气态冷媒,因此随着换热的进行,气态冷媒在蒸发器中所占体积逐渐增大。而气态冷媒附着在换热管的外壁上便会在换热管的外壁上形成一层气膜使得液态冷媒不能充分与换热管接触从而导致换热效率下降,且越往上方区域气态冷媒所占比例越大,换热效果越差,尤其是上方的蒸发器内的换热管不能充分发挥换热作用。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换热管的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管组,并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换热管组包括多个换热管,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断构件,且所述隔断构件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成彼此连通的与所述出口连通的上区域和与所述进口连通的下区域,所述多个换热管中的一部分处于所述上区域而另一部分处于所述下区域,其中,所述上区域和所述下区域之间彼此连通;并且所述隔断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为非连通结构以便阻挡经所述进口进入所述下区域中的冷媒中的气态冷媒通向处于所述上区域的换热管。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断构件包括隔板主体,其中,所述隔板主体的至少一部分为实心结构,以便阻挡气态冷媒通过所述隔板主体从所述下区域进入所述上区域。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板主体为实心结构,所述隔板主体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连通构件,以便允许气态冷媒通过该连通构件从所述下区域进入所述上区域并通过所述出口排出。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板主体的外缘延伸有至少一个伸出端,所述连通构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和所述伸出端连接。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伸出端为所述隔板主体的外缘向外延伸的沿周向连续的翻边。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翻边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通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搭接在所述翻边的上方。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翻边上设置有可将上下区域连通的连通孔,以便允许下区域中的冷媒通过所述连通孔进入所述上区域。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翻边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或者抵接至所述壳体的内壁。
在上述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板主体为中部向下凹进的曲面结构,其中,处于所述上区域的换热管中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所述曲面结构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64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