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的喷淋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7496.X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2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争荣;汪洋;沈明忠;沈建永;张南极;李伟;王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F23J15/04;B01D53/18;B01D53/14;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亚南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处理区 浓溶液 烟气 吸收装置 喷淋处理装置 换热介质 换热 潜热 贮液 第一换热器 析出 加热烟气 逆流接触 溶液进口 深度回收 相变过程 净烟气 热网水 水蒸汽 原烟气 内腔 喷淋 吸收 梯级 释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的喷淋处理装置。该装置在吸收装置内设置贮液单元,利用其将内腔分为第一烟气处理区和第二烟气处理区,烟气从吸收装置的底部进入与吸收装置顶部喷淋的浓溶液逆流接触,第二烟气处理区的浓溶液吸收烟气中水分变稀,析出水分相变过程中释放的潜热,加热烟气和浓溶液至55℃‑65℃;升温后的浓溶液通过贮液单元引出进入第一换热器中与换热介质(如热网水)换热,换热介质可被升温3‑10℃,浓溶液降温至与第二烟气处理区顶部溶液进口温度大致一致之后进入第一烟气处理区,继续吸收烟气中水分,首次采用梯级换热,可有效提升热换的品质,深度回收并利用了原烟气的显热和净烟气水蒸汽的潜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的喷淋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为积极响应《上海市燃煤电厂石膏雨和有色烟羽测试技术要求(试行)》、浙江《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稿)、天津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火电、钢铁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及河北唐山,张家口,邯郸等地消除有色烟羽规范。各种回收烟气余热的技术路线被开发出来,常见的技术路线是在脱硫塔后布置烟道烟气冷凝器、喷淋塔或在浆液循环浆液管上增加浆液冷却器使得脱硫塔出口烟气降温析出水分,再利用MGGH系统用原烟气余热加热脱水后的净烟气。
上述烟气冷凝或烟气冷凝再生技术路线,均无法深度利用原烟气的显热和净烟气中水蒸汽的大量潜热。同时,上述技术为了使烟气降温脱水,需用外界冷媒带走烟气冷凝潜热,之后又用原烟气显热加热净烟气以提升不饱和度和爬升能力,这种方式对能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烟气冷凝释放潜热,而带走这部分潜热需要大量的冷却循环水,该冷源是目前每种技术路线都需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规定脱硫塔出口烟温和含湿量的地区,不但冬季需要冷凝,甚至夏季也需要烟气冷凝,而电厂夏季时凉水塔往往是满负荷运行,无法提供有效冷源,若新建凉水塔,则需增加几千万的投资,同时蒸发掉凉水塔的水分换回烟气中的废水,起不到节水效果。若新建机力通风冷却塔,则建设费用极高,对电厂无法承受。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回收烟气余热的技术路线存在无法深度利用原烟气的显热和净烟气中水蒸汽的大量潜热,同时能源和水资源浪费、投资成本大,消除有色烟羽只有投资没有收益的缺陷,从而提出了一种烟气的喷淋处理装置。
为此,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烟气的喷淋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除尘装置、脱硫装置和吸收装置,还包括,
贮液单元,设置于所述吸收装置内,并将其内腔分为第一烟气处理区和第二烟气处理区,烟气适于从所述第一烟气处理区通过所述贮液单元进入所述第二烟气处理区;
第一换热器,其进液端与所述贮液单元连通,出液端靠近所述贮液单元与所述第一烟气处理区连通,以使所述贮液单元内的溶液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内换热,并将换热后的溶液送入所述第一烟气处理区与烟气接触;
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的进液端与所述吸收装置的下部连通,所述制冷装置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烟气处理区连通,以使升温后的液体经所述制冷装置冷却后进入所述第二烟气处理区。
进一步地,还包括储水装置,与所述吸收装置的下部连通,以在非供暖季,将所述储水装置内的水送入所述吸收装置内进行烟气的循环喷淋;供暖季,将所述吸收装置内的水储存于所述储水装置内;
储液装置,与所述吸收装置的下部连通,以在非供暖季,将所述吸收装置内的吸收液储存于所述储液装置内;供暖季,将所述储液装置内的吸收液送入所述吸收装置内;和/或,
所述制冷装置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以将循环冷却水与来自所述贮液单元的液体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换热。
进一步地,还包括再生系统,所述再生系统包括,
闪蒸罐,其中部设置稀溶液进口,上部设置蒸汽出口,下部设置浓溶液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74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