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双蛇形冷却水管并行布置系统及其冷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7625.5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9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段寅;翁永红;范五一;杨学红;梁仁强;李锋;罗立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水管 混凝土 蛇形冷却水管 并行布置 凸起结构 冷却 出水口 冷却水管进水口 工程建设领域 嵌套 部位混凝土 凹陷结构 交替排列 蛇形布置 水流方向 温度裂缝 温度应力 进水口 减小 通水 温差 温降 铺设 | ||
1.一种混凝土双蛇形冷却水管并行布置系统,包括铺设在混凝土(1)内的第一冷却水管(2)和第二冷却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水管(2)呈蛇形布置形成若干个交替排列的第一凸起结构(21)和第一凹陷结构(22),所述第二冷却水管(3)均呈蛇形布置形成若干个交替排列的第二凸起结构(31)和第二凹陷结构(32),所述第二凸起结构(31)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21)内径,所述第一凹陷结构(22)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凹陷结构(32)内径,所述第一冷却水管(2)和第二冷却水管(3)相互嵌套在一起,所述第一凸起结构(21)依次插入对应的第二凸起结构(31)内,所述第一冷却水管(2)的第一进水口(23)和第一出水口(24)分别位于所述混凝土(1)的两端,所述第二冷却水管(2)的第二进水口(33)和第二出水口(34)分别位于所述混凝土(1)的两端,且所述第一进水口(23)和第二出水口(34)位于所述混凝土(1)的同一端,所述第一出水口(24)和第二进水口(33)位于所述混凝土(1)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双蛇形冷却水管并行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结构(22)内径为所述第一凸起结构(21)内径的三倍,所述第二凸起结构(31)内径等于所述第一凹陷结构(22)内径,所述第二凹陷结构(32)内径等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21)内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31)与插入其中的第一凸起结构(21)同轴,所述第一凸起结构(21)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凸起结构(31)的顶端留有间隙(4),所述间隙(4)等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21)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混凝土双蛇形冷却水管并行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水管(2)和第二冷却水管(3)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凸起结构(21)和第二凸起结构(31)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混凝土双蛇形冷却水管并行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23)和第二出水口(3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混凝土双蛇形冷却水管并行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24)和第二进水口(33)连通。
6.一种权利要求1~5所述混凝土双蛇形冷却水管并行布置系统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在所述混凝土(1)中布置系统;
B)需要冷却时,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口(23)和第二进水口(33)同时通水,且保持相同的通水流量,对所述混凝土(1)进行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混凝土双蛇形冷却水管并行布置系统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位于所述混凝土(1)其中一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对所述混凝土(1)另一端的进水口通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76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JS工法桩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桥梁注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