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享陪护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7941.2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9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云;冯高华;彭志国;彭爽;宁金香;于显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新云医疗装备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67 | 分类号: | G16H40/67;G16H40/4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 |
地址: | 410013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陪护 共享 患者电子 患者信息 电子屏 绑定 护士 控制方便 系统开启 诊疗信息 屏显示 档案 医生 一对一 租用 身份 交流 开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享陪护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共享陪护系统具有患者电子屏和监护人电子屏,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患者入院,根据患者信息在护士或医生处建立患者信息档案;步骤S2:根据患者信息档案与共享陪护系统进行绑定,绑定后共享陪护系统开启租用;步骤S3:共享陪护系统对绑定后的患者开放功能,在确认患者一对一身份后,开启患者电子屏和监护人电子屏,允许患者电子屏显示患者的诊疗信息,允许监护人、医生、护士使用监护人电子屏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本发明具有原理简单、控制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医院智能化医护系统领域,特指一种一种共享陪护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患者在医院住院过程中,往往需要除了自身的病床之外,还需要一整套的陪护设备和陪护人员,例如陪护床、输液杆、医护诊疗系统等等。但是,目前医院病房内的空间较为狭小,病床和患者数量过多,空间利用率不高,加上一般均与护士工作站、医生办公室距离较远,因此无法享受到较好的、及时的诊疗服务。现有众多的病房内智能系统,均只是从医生和护士工作方便的角度提供一些智能化的硬件设备,使其能够更好的完成诊疗工作以及与患者交互诊疗过程中的一些诊断数据,却没有从更加人性化的角度,将医生、护士、患者、家属、探望人员等众多主体合理、有效的统一起来,综合考虑其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原理简单、控制方便的共享陪护系统的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共享陪护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共享陪护系统具有患者电子屏和监护人电子屏,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患者入院,根据患者信息在护士或医生处建立患者信息档案;
步骤S2:根据患者信息档案与共享陪护系统进行绑定,绑定后共享陪护系统开启租用;
步骤S3:共享陪护系统对绑定后的患者开放功能,在确认患者一对一身份后,开启患者电子屏和监护人电子屏,允许患者电子屏显示患者的诊疗信息,允许监护人、医生、护士使用监护人电子屏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S1中,录入患者信息后,医生或护士将患者信息推送到与患者病床对应的共享陪护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S1中,医生或护士可以将患者信息记录在一存储介质中,患者根据存储介质来对共享陪护系统进行绑定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S2中,共享陪护系统通过患者电子屏提示患者进行绑定和确认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患者电子屏上显示一个二维码供患者的监护人和/或患者本人下载控制程序;患者的监护人和/或患者通过扫描下载控制程序之后,共享陪护系统提示租用成功,所有功能开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监护人电子屏为一个可转向的交互显示屏,该交互显示屏在收到控制指令之后,完成转动完成转向,自动转向朝向患者的病床或患者所在的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交互显示屏的控制指令由护士在工作站发出,或者患者的声音信号来进行控制,一旦患者发出声音该交互显示屏则自动转向;又或者,所述交互显示屏通过监护人在移动终端设备上通过控制程序完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共享陪护系统包括声音采集部件,所述声音采集部件用来采集患者的声音信号,用来实现远程通话或远程交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声音采集部件设置有声纹识别模块,利用声纹识别模块在患者进行第一次开启共享陪护系统使用时,直接对患者的声纹进行识别、记忆和确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新云医疗装备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新云医疗装备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79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