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9245.5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3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辛菲;陈宇;翟聪聪;崔正;张春辉;李金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华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K3/22;C08K9/10;C08K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03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阻燃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环氧树脂、阻燃剂、协效剂和固化剂;
所述的协效剂选自三氧化二锑(Sb2O3)和五氧化二锑(Sb2O5)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阻燃剂为一种硅溴系包覆结构纳米阻燃剂,是以碳纳米管为芯,以含硅、溴元素杂化共聚物为包覆层,形成纳米包覆结构阻燃剂,其中包覆层为4-溴苯乙烯和丙烯酰氧基异丁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共聚得到的杂化聚合物,其通过π-π堆积作用包覆到碳纳米管表面,形成包覆结构;包覆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0%-90%;
硅溴系包覆结构纳米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碳纳米管、丙烯酰氧基异丁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和有机溶剂A一起混合均匀并进行超声处理,功率为200-300W,时间为60-90min;
第二步:向第一步获得的反应混合物中通入氮气,时间为10-15min;
第三步:在常温下向第二步反应混合物中加入4-溴苯乙烯与引发剂,并继续通氮气5-10min;
第四步:氮气吹扫结束后,立即将反应装置密封,逐渐将体系温度升至66 ℃,反应至少24h;
第五步:对第四步获得的反应混合物进行蒸馏浓缩,然后使其在溶剂B中析出并抽滤,然后将抽滤所得产物用溶剂B洗涤并过滤3次,最后将所得固体产物在真空状态下烘干至恒重即得;
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酰中的任一种;所述有机溶剂A为四氢呋喃、甲苯、二甲苯、氯仿、丙酮任一种;所述有机溶剂B为石油醚、乙醇中的任一种;所述4-溴苯乙烯与所述丙烯酰氧基异丁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的摩尔比为20:(0.8-1.5),所述引发剂与所述单体4-溴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2):100;所述碳纳米管在有机溶剂A的质量浓度为8-15g/L。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脂选自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S型环氧树脂、线性酚醛型环氧树脂、邻甲酚醛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剂选自胺类、酸酐类、金属盐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与所述阻燃剂的质量比例为1:0.01-0.05;所述树脂与所述固化剂的质量比例为1: 0.15-0.45;所述阻燃剂与所述协效剂的质量比例为3-4:1。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与所述阻燃剂的质量比例为1:0.01-0.03,所述树脂与所述固化剂的质量比例为1:0.20-0.30,所述阻燃剂与所述协效剂的质量比例为3:1。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为多壁碳纳米管或单壁碳纳米管。
7.制备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纳米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质量比将阻燃剂和协效剂加入到树脂中,将混合物逐步升温至100-200℃,并持续搅拌至阻燃剂在树脂中混合均匀;
第二步:按质量比向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物中加入固化剂,并搅拌至固化剂完全溶解、充分混合均匀;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物置于100-200℃真空烘箱中抽真空2-4min,除去体系中的气体;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混合物迅速浇注到预热的模具中,先在100-150℃下预固化1-4h,再在150-200℃下固化3-6h,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华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华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92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