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9438.0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1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吴秀奇;赵艳;毛金星;潘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控制 方法 及其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电动汽车包括第一驱动桥和第二驱动桥,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扭矩,若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曲线,第一驱动桥独立驱动,第二驱动桥摘空挡。若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曲线,第一驱动桥按目标扭矩输出扭矩。若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曲线,第一驱动桥按第二预设阈值曲线输出扭矩。若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曲线,第一驱动桥按第二预设阈值曲线输出扭矩,第二驱动桥按目标扭矩减去第一驱动桥输出扭矩的结果输出扭矩。由此,实现了根据目标扭矩的大小,分配目标扭矩,使得电动汽车第一、第二驱动桥的功率分配更加合理,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高效率驱动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动力分配不合理,驱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整车功率需要合理分配给第一、第二驱动桥,由第一、第二驱动桥分别提供驱动力,以满足电动汽车的整车驱动力需求。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申请号“CN2008200727529”名称为“可分时驱动的第二驱动桥商用车底盘驱动装置”公开了一种可分时驱动的第二驱动桥商用车底盘驱动装置及控制方式。如图1所示,发动机动力经传动轴传递给第一驱动桥输入突缘(1),与输入突缘(1)内花键相啮合的贯通轴(13)经轴承(2)在第一驱动桥圆柱齿轮壳(3)上定位并贯穿主动圆柱齿轮(4)和双径内花键齿套(5),双径内花键齿套(5)的小径内花键(8)与贯通轴(13)的花键(14)滑动啮合,贯通轴(13)的花键(9)经轴承(11),在第一驱动桥后盖(12)上定位后与输出突缘(10)的内花键啮合并将扭矩通过短传动轴传递给第二驱动桥差减总成的输入端,直接驱动第二驱动桥;双径内花键齿套(5)通过拨叉(7)与气缸(6)连接。其中,双径内花键齿套(5)大径内花键与主动齿轮(4)端面外花键结合时,为第一、第二驱动桥共同驱动状态;双径内花键齿套(5)大径内花键与主动齿轮(4)端面外花键分离时,为第二驱动桥独立驱动状态。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可分时驱动的双第二驱动桥驱动装置只能控制车辆第一驱动桥、第二驱动桥独立或共同驱动,动力分配只能为0:100与50:50,不能进行0-100%无级分配。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以实现了根据目标扭矩的大小,分配目标扭矩,使得电动汽车第一、第二驱动桥的功率分配更加合理,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高效率驱动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动力分配不合理,驱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的控制装置。
本公开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为达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扭矩;判断所述目标扭矩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曲线;若所述目标扭矩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曲线,则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桥独立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桥摘空挡;若所述目标扭矩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曲线,则判断所述目标扭矩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曲线;若所述目标扭矩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曲线,则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桥按所述目标扭矩输出扭矩,所述第二驱动桥输出设定扭矩;若所述目标扭矩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曲线,则判断所述目标扭矩是否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曲线;若所述目标扭矩小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曲线,则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桥按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曲线输出扭矩,所述第二驱动桥输出设定扭矩;若所述目标扭矩大于等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曲线,则判断所述目标扭矩是否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曲线;若所述目标扭矩小于所述第四预设阈值曲线,则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桥按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曲线输出扭矩,所述第二驱动桥按所述目标扭矩减去所述第一驱动桥输出扭矩的结果输出扭矩;若所述目标扭矩大于等于所述第四预设阈值曲线,则设置所述目标扭矩平均分配给所述第一驱动桥和所述第二驱动桥输出扭矩。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94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低压密封配电柜
- 下一篇:车辆及其预约管理系统、预约系统、预约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