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铬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9897.9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4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华;黄静玲;李平;苏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C12N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冯振宁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铁 修复 铬污染土壤 修复剂 优势菌种 菌悬液 悬浮液 生物可利用性 六价铬还原 土壤含水率 铁氧化物 效果稳定 修复效率 常温下 铬固定 六价铬 难溶性 三价铬 三价铁 铬铁 加水 吸附 微生物 还原 迁移 腐蚀 土壤 | ||
1.一种铬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该修复剂包括纳米铁悬浮液和优势菌种菌悬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铬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势菌种菌悬液的优势菌种从铬污染场地土壤中筛选得出,然后经过驯化得到;所述优势菌种的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厌氧反应器中,以葡萄糖和氢气作为电子供体,采用铬浓度梯度法对所述优势菌种进行驯化和扩培;驯化所使用的葡萄糖溶液浓度为100~1000 mg/L,六价铬浓度为5~25 mg/L;经驯化得到的所述优势菌种配制成微生物浓度为1~4 g/L的所述优势菌种菌悬液。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铬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铁悬浮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将FeSO4·7H2O溶于乙醇水溶液中形成FeSO4溶液,在搅拌条件下滴加NaBH4溶液,反应至没有气泡产生,保存于密闭容器中备用;所述FeSO4溶液的浓度为0.1~1mol/L,乙醇水溶液中乙醇体积浓度为10~30%,NaBH4溶液的浓度为0.3~3 mol/L,FeSO4·7H2O与NaBH4摩尔比为1:3。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铬污染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铁悬浮液中,铁含量大于90 wt%,铁的粒径为50~200 nm。
5. 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铬污染土壤修复剂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纳米铁悬浮液与优势菌种菌悬液与待修复的铬污染土壤混合均匀,加水维持土壤含水率50~60 wt%并在常温下进行修复。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铁在待修复的铬污染土壤中的投加量为0.1~2 g/kg,所述优势菌种在待修复的铬污染土壤中的投加量为20~200 mg/kg。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修复的铬污染土壤的pH值为5~7.5,粒径为100~3000 μm。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铬污染在待修复的铬污染土壤中的浓度为50~300 mg/kg。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的时间为3~14 d。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的温度为2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98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