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发动机用点火装置振动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1017.1 | 申请日: | 2018-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7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任瑞玲;李新春;李成武;杨水银;陈钢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3107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火装置 振动试验 传感器 航空发动机 夹具 传感器灵敏度 信号检测结果 振动试验结果 传感器安装 粗糙度要求 一致性问题 振动试验台 控制点 标准步骤 材料选择 刚性连接 过程操作 夹具设计 紧固方式 批量产品 试验过程 形状设计 振动夹具 接线 监测 保证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用点火装置振动试验方法,提供了航空发动机点火装置振动试验过程操作的标准步骤;解决了产品振动试验的准确性以及批量产品振动试验结果的一致性问题;解决了夹具设计时材料选择、形状设计、夹具粗糙度要求、点火装置在夹具上安装位置的确定、点火装置在夹具上的紧固方式等问题,通过振动夹具的合理设计,保证点火装置与振动试验台的刚性连接;在振动试验过程中采用传感器进行监测,从传感器灵敏度选择、传感器安装角度、传感器控制点的选择、传感器的固定、传感器的接线等方面进行说明,确保试验过程中振动试验过程中信号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用点火装置振动试验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航空发动机用点火装置振动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二战时,许多的飞行器、舰艇、车辆及器材在使用后,意外的发现元器件失零的比例比较高,经研究发现,大都由于其结构无法承受本身所产生的长时间共振而引起原件松脱、崩裂,而至机件失零甚至造成巨大的损伤。随着对产品,尤其是汽车、航空、航天等产品可靠性要求的提高,作为可靠性试验关键设备的振动试验系统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振动试验的必要性就在于用于评定设备在其预期的运输和使用环境中的抗振能力。
目前,航空、航天、汽车装备等众多行业电子产品都会在其生产制造过程按照相应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振动可靠性筛选,目的在于确定所设计、制造的机器、构件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承受外来振动或者自身产生的振动而不至破坏,并发挥其性能、达到预定寿命的可靠性。
但是,目前涉及到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只规定了试验条件、试验装备、试验程序等内容,并未涉及到具体产品振动试验方法的实施过程,即通常要考虑到振动试验夹具设计、传感器的应用,才能保证在试验过程中,要尽可能不失真的将振动台输出的能量传递给产品,以达到模拟考核产品抗振强度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航空发动机用点火装置振动试验过程的标准化,流水化程序问题,通过通用振动试验夹具设计、材料选择、夹具、产品安装,以及传感器应用,将振动台的能量完全传递给点火装置,使点火装置感受到振动测试量,从而确认产品的可靠度以及提前将质量不合格产品在出厂前筛检出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一种航空发动机用点火装置振动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振动夹具将待测试航空发动机点火装置安装在振动试验台上;
所述振动夹具选择铝合金或镁合金材料;所述振动夹具采用圆形板状结构,且振动夹具的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待测试航空发动机点火装置表面粗糙度要求;根据振动试验台安装面的安装孔位置与尺寸,在圆形板状结构的振动夹具上设计相应的安装沉孔,并采用钢丝螺套将振动夹具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待测试航空发动机点火装置通过钢丝螺套紧固安装在振动夹具中心位置处,使待测试航空发动机点火装置和振动夹具的组合质心落在振动试验台的中心线上;
步骤2:在振动试验台上安装振动传感器;
所述振动传感器的安装方向与实际振动方向保持一致;当进行水平方向振动试验时,振动传感器的控制点选择在振动夹具与振动试验台之间的刚性连接点,以及振动试验台的侧面;当进行垂直方向振动试验时,振动传感器的控制点选择在待测试航空发动机点火装置盒体侧面中心处;振动传感器底座通过胶粘方式固定,振动传感器的接线用胶布固定在试验台振动台面的外围;
步骤3:在振动试验台控制模块中设置每个方向的振动试验时间,开启整个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观察实际测试振动曲线是否有超标测量现象,如有,则停止试验,调整振动传感器的控制点和/或灵敏度后再次试验,直至整个试验结束,拆除待测试航空发动机点火装置、拆除振动夹具、关闭振动试验台,断开电源。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10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