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座舱盖解锁和折翻驱动转接装置及具有其的飞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61513.7 | 申请日: | 2018-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9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崔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5B65/00 | 分类号: | E05B65/00;E05B63/00;E05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王子溟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舱 解锁 驱动 转接 装置 具有 飞机 | ||
1.一种座舱盖解锁和折翻驱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架(1),用于与机体连接,其上设置有支撑双耳片以及表面为弧形的导向部位;
通轴(16),穿过所述支撑双耳片的通孔设置,其外壁具有锁紧槽;所述通轴(16)一端为驱动端,另一端为限位端;所述驱动端用于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通轴(16)绕自身轴线转动;
扭臂(6),其一端为支撑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支撑端用于与座舱盖支撑杆(25)连接;
锁键(18),弯曲呈弧形,其一端与所述连接端铰接,另一端具有锁紧凸出,所述锁紧凸出与所述通轴(16)外壁抵触连接;
导向件(4),用于与所述机体连接,其上开设有第一U型导向槽;
第一连杆(11),设置在所述第一U型导向槽中,能够沿所述第一U型导向槽轴向运动;
滑块(15),与所述导向件(4)滑动连接,其一端为联动端,与所述第一连杆(11)连接,另一端为解锁端,用于与座舱盖锁闭装置连接;
凸轮(9),呈扇形,其上开设有牵引缺口,且与所述通轴(16)连接;
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通轴(16)沿锁开开启方向转动,所述驱动转接装置依次经历:
开锁过程状态,所述第一连杆(11)卡入所述牵引缺口中,所述凸轮(9)跟随所述通轴(16)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连杆(11)沿所述第一U型导向槽轴向向锁开方向运动,所述滑块(15)在所述第一连杆(11)带动下运动,所述座舱盖锁闭装置锁开;
开锁-折翻开启过渡状态,所述第一连杆(11)自所述牵引缺口中脱出,所述锁紧凸出滑入所述通轴(16)的锁紧槽;
折翻开启过程状态,所述第一连杆(11)与所述凸轮(9)外缘抵接;所述锁紧凸出与所述导向部位及所述锁紧槽抵接,所述锁键(18)跟随所述通轴(16)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扭臂(6)转动,所述扭臂(6)带动所述座舱盖支撑杆(25)运动,使与座舱盖(26)折翻开启;
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通轴(16)沿锁闭关闭方向转动,所述驱动转接装置依次经历:
折翻关闭过程状态,所述第一连杆(11)与所述凸轮(9)外缘抵接;所述锁紧凸出与所述导向部位及所述锁紧槽抵接,所述锁键(18)跟随所述通轴(16)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扭臂(6)转动,所述扭臂(6)带动所述座舱盖支撑杆(25)运动,使与座舱盖(26)折翻关闭;
关锁-折翻关闭过渡状态,所述锁紧凸出与所述导向部位分离;
关锁过程状态,所述锁紧凸出在所述锁紧槽中滑出,所述第一连杆(11)卡入所述牵引缺口中,所述凸轮(9)跟随所述通轴(16)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连杆(11)沿所述第一U型导向槽轴向向锁闭方向运动,所述滑块(15)在所述第一连杆(11)带动下运动,所述座舱盖锁闭装置锁闭;
所述锁闭关闭方向为所述锁开开启方向的反方向;
所述锁闭方向为所述锁开方向的反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位上具有支撑部位;
还包括:
触压件(3),一端与所述支撑部位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锁键(18)接触;
扭簧(2),呈V形,其顶点处与所述支撑部位连接,其一端与所述支撑部位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触压件(3)抵接,使所述触压件(3)与所述锁键(18)抵接,从而使所述锁紧凸出压紧在所述通轴(16)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轴(16)外壁具有第一通轴咬合键及第二通轴咬合键;
所述扭臂(6)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双耳片,所述连接双耳片套接在所述通轴(6)上;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双耳片的通孔内设置有第一连接耳片咬合键,另一个所述连接双耳片的通孔内设置有第二连接耳片咬合键;
所述驱动转接装置处于所述折翻开启过程状态及所述折翻关闭过程状态时,所述第一通轴咬合键与所述第一连接耳片咬合键抵接,所述第二通轴咬合键与所述第二连接耳片咬合键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15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锁的离合锁体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监室门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