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62893.6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2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宋宁;李安民;娄天波;黄庆涛;孙文峰;常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城兖矿泰德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5/00 | 分类号: | E21B2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黄晓敏 |
地址: | 273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芯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芯管,其结构包括管体、金刚石钻头、连接轴和连接套装置,本发明的一种岩芯管,其有益效果为,为解决无法在岩芯管工作时与钻杆进行稳固的连接,岩芯管因受较大的岩壁阻力产生甩动,往往导致岩芯管脱离钻杆的控制的问题,通过设置有连接套装置,将连接套装置套接于连接轴与钻杆连接处,通过扭力弹簧和止推垫圈进行缓冲,从而降低连接轴与钻杆受到的扭力波动,轴承能够确保连接轴与钻杆转动的稳定性,同时钢珠能够确保连接轴与钻杆在转动中的动力传递的稳定性,并且轴向负荷的刚性高,达到了能使岩芯管与钻杆进行稳固的连接,使岩芯管不会出现脱粒钻杆控制现象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芯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芯管。
背景技术
岩芯钻探中连接在钻头上部用以容纳和保护岩芯的一段管材,钻进时,它还起导正钻具的作用,普通的岩芯管仅只是一根两端有丝扣的无缝钢管,直径略比钻头直径小一点(小2~4毫米),单根的岩芯管长3~4 5米,为防止钻孔弯曲可将几根岩芯管连接起来,组成长粗径钻具,现有岩芯管与钻头主要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无法在岩芯管工作时与钻杆进行稳固的连接,岩芯管因受较大的岩壁阻力产生甩动,往往导致岩芯管脱离钻杆的控制。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岩芯管,以解决现有岩芯管与钻头主要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无法在岩芯管工作时与钻杆进行稳固的连接,岩芯管因受较大的岩壁阻力产生甩动,往往导致岩芯管脱离钻杆的控制的问题,达到了能使岩芯管与钻杆进行稳固的连接,使岩芯管不会出现脱粒钻杆控制现象的有益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岩芯管,包括管体、金刚石钻头、连接轴和连接套装置,所述金刚石钻头与管体左端内侧边缘进行无缝焊接,所述连接轴呈圆柱体结构且连接轴通过垫片与管体右端进行垂直无缝焊接,所述连接轴与连接套装置左端内侧壁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套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盘、固定螺栓、六角螺栓、钢珠、轴承、轴套、扭力弹簧、连接环、止推垫圈和第二固定盘,所述连接轴垂直嵌入与第一固定盘前端内侧,并且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一固定盘前端内侧壁进行垂直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环嵌入于第二固定盘前端内侧,并且与第二固定盘前端内侧壁进行插接,所述止推垫圈位于连接环内部后端,并且通粘合胶与连接环内部后端内侧壁进行无缝粘合,所述扭力弹簧后端与止推垫圈前端进行粘接,所述轴承呈圆柱体结构且轴承通过粘合胶与连接环内部前端进行无缝粘合,所述轴承后端中部安装有轴套,所述轴承前端设置有钢珠,所述第一固定盘通过六角螺栓与第二固定盘前端进行垂直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钢珠的数量大于2个,并且钢珠呈圆环状结构均匀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六角螺栓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六角螺栓沿第一固定盘前端上下两侧呈对称状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呈左端开口的圆柱体结构,并且管体外表面喷涂有防氧化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金刚石钻头呈梯形体状结构,并且金刚石钻头沿管体顶部边缘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中部均设置有插接孔,并且插接孔的大小与连接轴的半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扭力弹簧为碳化钢材料,硬度高,并且抗腐蚀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六角螺栓为合金材料,硬度高且不易生锈。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城兖矿泰德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邹城兖矿泰德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28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施工用可调节钻孔取芯机
- 下一篇:取心和无心钻进不提钻转换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