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厂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63484.8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9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汪翔;宋光同;何吉祥;崔凯;张静;陈静;吴本丽;黄龙;张烨;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4 | 代理人: | 方荣肖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厂 化克氏原螯虾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厂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其应用于一种养殖系统中,养殖系统设置养殖区和混合区。所述养殖方法包括:杀除养殖系统内的所有生物菌落;对养殖区内的水体曝气;向养殖区内添加生物碳源;向养殖区内投放克氏原螯虾的虾苗,虾苗的排泄物作为生物氮源;在混合区内,每隔3‑5天投放重量为克氏原螯虾体重2‑4%的生物菌落、占养殖水体的体积0.01‰的生物碳源,并从混合区内向养殖区内输送;生物菌落在生物氮源和生物碳源的促进下在养殖区内形成生物絮团;保持养殖区内养殖水体的深度不变;在养殖15‑20天后,去除养殖区内的颗粒状的生物絮团。本发明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的一种养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工厂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属于淡水经济虾类,因其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克氏原螯虾具有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因而在生态环境中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克氏原螯虾的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
目前克氏原螯虾繁育方式是通过在池塘中投放种下后,在自然条件下自行繁殖。但是,在现有的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中,需要定期换水,浪费水资源,且水质改善效果不明显,同时也难以防控克氏原螯虾的病害,造成克氏原螯虾养殖产量低、养殖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工厂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具备节能减排、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需要定期换水,浪费水资源,且水质改善效果不明显,同时也难以防控克氏原螯虾的病害,造成克氏原螯虾养殖产量低、养殖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工厂化克氏原螯虾养殖方法,其应用于一种养殖系统中,所述养殖系统设置养殖区和混合区,所述养殖区用于养殖克氏原螯虾,所述混合区用于接收外部液体以向所述养殖区内供液,同时还接收所述养殖区内排出的液体以与所述养殖区构成液体循环系统;
所述养殖方法包括:
在投放虾苗前3天,向所述养殖区和所述混合区分别注水至一定的深度,并对所述养殖区内和所述混合区内的水体分别进行消毒,且还对整个养殖系统进行消毒,杀除所述养殖系统内的所有生物菌落;
在投放虾苗前2天,从所述养殖区的底部增氧,以对所述养殖区内的水体曝气;
在投放虾苗前1天,向所述养殖区内添加生物碳源,所述生物碳源占所述养殖区内养殖水体的体积的0.01‰,所述生物碳源包括壳聚糖酶、壳寡糖、糖蜜;
在投放虾苗的当天,向所述养殖区内投放克氏原螯虾的虾苗,并在投放过程中全程从所述养殖区的底部增氧,所述虾苗的排泄物作为生物氮源;
之后,在所述混合区内,每日的早晨和傍晚投放重量为克氏原螯虾体重的2-4%的虾奶粉,在所述混合区内形成食物混合液,从所述混合区内向所述养殖区内输送所述食物混合液,其中,所述食物混合液从所述养殖区一端的顶部输入,所述食物混合液输送结束后,通过所述混合区从所述养殖区同一端的底部供水;
同时,在所述混合区内,每隔3-5天投放重量为克氏原螯虾体重2-4%的生物菌落、占所述养殖水体的体积0.01‰的所述生物碳源,以在所述混合区内形成生物絮团的来源混合液,从所述混合区内向所述养殖区内输送所述来源混合液,其中,所述来源混合液从所述养殖区一端的顶部输入,所述来源混合液输送结束后,通过所述混合区从所述养殖区同一端的底部供水;所述生物菌落在生物氮源和生物碳源的促进下在所述养殖区内形成生物絮团;
每间隔10-20天,向所述混合区内添加所述养殖系统蒸发的水量,并向所述养殖区内供液以保持所述养殖区内养殖水体的深度不变;
在养殖15-20天后,去除所述养殖区内的颗粒状的生物絮团;
其中,养殖全程保持所述养殖区内养殖水体的PH在7.2-8.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34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