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化铅薄膜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3891.9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0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喜桂;石磊;张艺宁;张云瑞;王建鹏;汪嘉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8/12 | 分类号: | C23C18/12;C01G21/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铅薄膜 硫粉 半导体材料 酒石酸钾钠 硫代硫酸钠 氢氧化钾 亚硫酸钠 原料制备 沉积液 醋酸铅 络合剂 水浴锅 硫源 铅源 收率 加热 制备 薄膜 合成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铅薄膜,属于半导体材料的制备领域。本发明采用的是醋酸铅和硫粉,分别为铅源和硫源,以硫粉和亚硫酸钠为原料制备硫代硫酸钠,以酒石酸钾钠为络合剂,通过氢氧化钾调节pH值,将沉积液放置水浴锅中,在75℃下加热4小时,干燥后得到的硫化铅薄膜。本发明合成方法中所用的原料易得,工艺简便,成本低、收率高和能大规模生产薄膜的优点,因此该方法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铅薄膜,该方法简便易行,无毒环保,具有普适性,能够在实验室中进行快速有效的制备,属于半导体材料的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硫化铅薄膜是一类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窄禁带(0.41eV)较并且激发玻尔半径(18nm)较大,因为其介电常数较大,折射率高,可以制成具有高折射率的红外光学薄膜,并且广泛的应用于制造红外探测器、激光发射器、热电转换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超离子材料、薄膜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该材料在国防及工、农业建设中得到了大规模应用,近几十年来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重视。
制备硫化铅薄膜的方法有很多,如低温水热法、化学反应法(CRM)、电化学沉积法( ECD )、连续离子反应法、溶胶-凝胶法(SGM)等。与这些制备方法比较,化学液相法从性能价格比上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设置和任何复杂的仪器,且制备的薄膜晶粒更加紧密,表面更加光滑。化学液相法具有成本低、收率高和能大规模生产薄膜等特点,在合成金属硫族化物晶体时有很大前景。
对比论文文献:
刘峰. 化学液相法制备PbS红外光电薄膜及其性能研究[D].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17-21.与本专利相似,但也有很大的区别,在此特地指出。首先,原料的不同,论文文献采用在氢氧化钠溶液体系中制备PbS薄膜,而本发明中采用酒石酸钾钠作为制备原料,酒石酸钾钠是作为络合剂使用的,具有很好的络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镀工业,得到的薄膜更加细致,可见附图2;其次,本专利的实验顺序、过程是要按照严格地络合过程来实现的,这是通过大量实验验证得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了一种硫化铅薄膜。
本发明采用的是化学液相法,其中醋酸铅和硫粉,分别为铅源和硫源,以硫粉和亚硫酸钠为原料制备硫代硫酸钠,以酒石酸钾钠为络合剂,通过氢氧化钾调节pH值,将沉积液放置水浴锅中,在75℃下加热4小时,干燥后得到的硫化铅薄膜。本发明合成方法中所用的原料易得,工艺简便,成本低、收率高和能大规模生产薄膜的优点,因此该方法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化学液相法制备硫化铅薄膜的实验原理如下:
S + Na2SO3 → Na2S2O3
(S2O3)2- + 2OH- →S2- + SO42- + H2O
Pb2+ + S2- → PbS↓
此种硫化铅半导体薄膜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是:
(1)制备前对衬底进行去油、去污清洗,放入无水乙醇中经过超声波清洗25~30min,再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
(2)配制出0.2mol/L的醋酸铅溶液、1 mol/L酒石酸钾钠溶液,将5g硫粉和12g亚硫酸钠放入烧杯中,加蒸馏水至100mL,在90℃下边搅拌边加热24h,过滤除去未反应的硫粉和硫酸盐后制备出0.2 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38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