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重金属废水的电絮凝处理方法及电絮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4108.0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7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镇江;周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邑凯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宋静娜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絮凝装置 重金属废水处理 电絮凝处理 重金属废水 微电解填料 电解效率 技术结合 介孔材料 清洗方便 电极板 电絮凝 新填料 有效地 拆卸 消耗 补充 恢复 | ||
1.一种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液体输送机构、曝气装置和电源,在电解槽内两端设有与电源正、负极连接的正、负平板式电极,且正、负平板式电极之间填充有微电解填料,所述微电解填料为负载纳米铁和纳米镍的介孔硅复合材料,用于对电解槽内的重金属废水进行微电解反应,微电解填料置于绝缘板上,绝缘板可拆卸安装在电解槽内,绝缘板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分流孔,绝缘板下方设有用于对电解槽内的废水进行辅助搅拌的曝气装置,所述电解槽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液体输送机构连接的进水口、用于排污清洗的排污口以及与所述曝气装置连接的进气口,电解槽的上部设有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纳米铁和纳米镍的介孔硅复合材料中Fe与Ni的摩尔比为1~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纳米铁和纳米镍的介孔硅复合材料中Fe与Ni的摩尔比为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纳米铁和纳米镍的介孔硅复合材料中Fe与Ni的总质量与介孔硅的质量比为0.1~0.15: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纳米铁和纳米镍的介孔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1)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甲醇和氢氧化钠加入到圆底烧瓶中,置入搅拌器,搅拌50min后,逐滴加入正硅酸乙酯,继续搅拌1h,滴加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搅拌12h,陈化48小时,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介孔硅材料;
2)将介孔硅材料、柠檬酸钠、硫酸亚铁和氯化镍混合,在氮气保护下,搅拌至柠檬酸钠、硫酸亚铁和氯化镍溶解,加入NaOH、水合肼和乙二醇,搅拌3h,超声分散,蒸发干燥;置于反应釜中,在150~180℃反应2h,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混合物;
3)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将NaBH4溶液在搅拌状态下滴加至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中,搅拌15min,经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所述负载纳米铁和纳米镍的介孔硅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解填料的填充高度为负平板式电极高度的1/3~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直流脉冲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正平板式电极由金刚石或石墨材料制成,负平板式电极由石墨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絮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平板式电极之间的距离为40~80mm。
10.利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电絮凝装置进行重金属废水电絮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重金属废水从进水口引入到电解槽中,加入电解质,同时开启曝气装置,气水体积流量比在5~8:1,电压为100~150V,废水停留时间为2~5h,完成电絮凝后,废水从电解槽的出水口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邑凯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邑凯环保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41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能耗高悬浮物废水处理工艺及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化学除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