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频电刀漏电流的全自动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4770.6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4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尧君;李鹏;黄成刚;廖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尧君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 左端 全自动测量系统 功率测量模块 输出功率测量 自动测量控制 继电器阵列 采样时刻 高频电刀 连接触点 漏电流 电刀 电阻 继电器 测量 继电器常开触点 电流传感器 电流互感器 高频漏电流 测量模式 测试效率 高频电流 中性电极 自动测量 端接地 采样 启闭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频电刀漏电流的全自动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包括继电器阵列、功率测量模块和自动测量控制模块;所述继电器阵列包括6个继电器常开触点,触点12右端连接手术点极,触点345右端均连接到中性电极,触点6右端接地;触点1左端连接触点4左端,同时还通过电流传感器和电阻R1连接到触点56左端,触点2左端通过电阻R2连接触点3左端;功率测量模块对电流互感器输出的高频电流进行采样,计算每个采样时刻的电刀输出功率测量值;自动测量控制模块根据各采样时刻电刀输出功率测量值的变化,然后通过控制各继电器的启闭实现测量模式的切换。本发明实现了高频漏电流项目的自动测量,操作简单,测试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频电刀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频电刀漏电流的全自动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阻值切割的电外科器械。高频电刀利用高频电流的趋肤效应所产生的高密度电流,对人体组织进行加热,达到切割组织的同时,产生凝血的功能。高频漏电流指的是高频电刀两输出电极在各种情况下对地的非功能性电流,对手术毫无作用而造成患者的灼伤和环境污染。高频电刀的质检工作需要检测电刀工作情况下中性电极的漏电流,手术电刀对地隔离时中性电极的漏电流,中性电极对地隔离时手术电极的漏电流,以及双极模式下,两个极分别对地的漏电流。每种漏电流需要记录三个测量值。
目前高频电刀检测仪生产单位有美国FLUKE、美国BC和四川中测辐射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上述三家公司均有产品在市场销售。FLUKE公司采用外部跳线的方式实现各种连接方式的高频漏电流测量,美国BC和四川中测辐射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手动选择的方式实现各种连接方式的高频漏电流测量。
现有产品测量高频漏电流的方案是针对每种连接方式,或者需要手动接线或者需要手动选择的接线方式,操作复杂,学习成本较高,测量时间较慢,不利于医院开展日常高频电刀的质控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手动接线或者手动选择的接线方式,操作简单,测试效率高的高频电刀漏电流的全自动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频电刀漏电流的全自动测量系统,包括继电器阵列、功率测量模块和自动测量控制模块;
所述继电器阵列包括继电器常开触点1、继电器常开触点2、继电器常开触点3、继电器常开触点4、继电器常开触点5和继电器常开触点6;继电器常开触点1和继电器常开触点2右端均连接到手术点极,继电器常开触点3、继电器常开触点4和继电器常开触点5右端均连接到中性电极,继电器常开触点6右端接地;继电器常开触点1左端连接到继电器常开触点4的左端,同时还依次通过电流传感器和功率测试电阻R1后连接到继电器常开触点5和继电器常开触点6的左端,继电器常开触点2的左端通过电阻R2连接到继电器常开触点3左端;
所述功率测量模块对电流互感器输出的高频电流进行采样,得到经过功率测试电阻R1的电流,并计算每个采样时刻的电刀输出功率测量值,并发送给自动测量控制模块;
自动测量控制模块根据各采样时刻电刀输出功率测量值的变化,判断电刀是否停止输出;当判定电刀停止输出时,然后通过控制各继电器常开触点的启闭实现测量模式的切换。
一种高频电刀漏电流的全自动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计算每个采样时刻电刀输出功率测量值:
式中,I为电流互感器输出的高频电流的采样值;T为采样周期,R为功率测试电阻R1的阻值;
步骤2:确定电刀是否停止输出:
假设t0时刻的功率测量值为P0,t1时刻的功率测量值为P1,衰减系数为K,当满足下式的条件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尧君,未经王尧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47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