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汽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64873.2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1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化福;张振涛;杨鲁伟;杨俊玲;张钰;越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F22B37/00;F22B37/10;F22B37/12;F22D5/26;H05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发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蒸汽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本体上的电磁感应加热组件、集水箱和蒸汽缓冲收集罐;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组件包括第一线圈和若干换热管;所述第一线圈按照预定方式缠绕呈螺旋形;若干所述换热管在螺旋形的所述第一线圈内呈环形阵列布置,且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换热管的外壁之间留有第一预设间隙;所述换热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集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换热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蒸汽缓冲收集罐的进汽口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传热效率高且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蒸汽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又称蒸汽锅炉,迄今为止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医疗,军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按照加热热源进行分类,可分为燃料热源锅炉和电热锅炉。传统燃料热源型的蒸汽发生器具有以下缺点和不足:
1)传热效率低,能源浪费大。一般燃料热源锅炉效率都在0.6左右,电阻式加热蒸汽器的传热效率在0.8左右,总体来讲传热效率较低、能源浪费大。国内蒸汽锅炉的发展低于国外发展的水平,就锅炉效率而言,一般低于发达国家10%~15%。
2)工业三废多,对环境污染严重。燃料热源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烟尘、氮硫氧化物及工业三废,并导致酸雨成灾,对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式影响。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发生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蒸汽发生器传热效率低,能源浪费大,工业三废多,对环境污染严重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本体上的电磁感应加热组件、集水箱和蒸汽缓冲收集罐;所述电磁感应加热组件包括第一线圈和若干换热管;所述第一线圈按照预定方式缠绕呈螺旋形;若干所述换热管在螺旋形的所述第一线圈内呈环形阵列布置,且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换热管的外壁之间留有第一预设间隙;所述换热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集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换热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蒸汽缓冲收集罐的进汽口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通过将换热管环形阵列间隔布置在呈螺旋形绕设的第一线圈内,并且利用涡流效应对换热管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将换热管内的水转化为蒸汽,该装置传热效率高,节省能源;且不会产生有害气体,环保绿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蒸汽发生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控制示意图;
图中,1-机架;2-集水箱;3-蒸汽缓冲收集罐;4-第一线圈;5-换热管;6-冷却循环水箱;7-电源;8-控制柜;9-第一压力传感器;10-第一温度传感器;11-第一流量传感器;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一液位传感器;14-第二压力传感器;15-第三温度传感器;16-第二流量传感器;17-第三液位传感器;18-热偶传感器;19-第三压力传感器;20-第四温度传感器;21-第三流量传感器;22-蒸汽锁;23-蒸汽管路;24-第二控制阀;25-第二线圈;26-第一控制阀;27-第一金属保护罩;28-第一连接管;29-第二连接管;30-第三连接管;31-第四连接管;32-第五连接管;33-第六连接管;34-分流接头;35-进水泵;36-补水泵;37-循环水泵;38-回水管路;39-第一过滤器;40-第二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4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