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拨片式插座配合使用的电源轨道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5017.9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7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守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5/14 | 分类号: | H01R25/14;H01R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赵霞 |
地址: | 20131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绝缘轨道 轨道框架 电源轨道 片式 插头滑槽 插槽 背靠背设置 导体 插座铜片 导电效率 弧形轨道 接线端子 取电接口 双面接触 下端面 直线型 堵头 轨道 内嵌 取电 铜排 连通 并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拨片式插座配合使用的电源轨道,包括轨道框架和绝缘轨道,所述轨道框架内安装有所述绝缘轨道,所述绝缘轨道的两端在轨道框架内分别安装有接线端子和堵头;所述绝缘轨道的下端面与轨道框架内的底部形成用于插入拨片式插座的插槽,所述绝缘轨道的内部并列开设有三条插头滑槽与插槽连通,每个所述插头滑槽内嵌装有两根背靠背设置的弧形轨道铜排。本发明通过将多种多样的取电接口设计成一种直线型的电源轨道,可实现轨道最大限度的使用插座数量,而且不受插座外观的限制,提高了轨道插座的结构强度,同时插座铜片取电时为双面接触,增大了导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导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插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拨片式插座配合使用的电源轨道。
背景技术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现有的插座包括固定插座、电源拖线板、插片式轨道插座、旋转式轨道插座等。
固定插座缺少灵活性,一旦设置就无法移动接口数量少、类型单一;电源拖线板缺少安全性和规整性,很容易将人绊倒触电,接口数量和类型一旦确定,无法改变;插片式轨道插座采用直插式取电,使用时无法有效的固定在轨道上,拔出插头时易将插座上的取电板折断,插座铜片取电时为单面接触,当锋利硬物插入轨道取电口,易造成触电危险;旋转式轨道插座通过插座整体旋转90度的方式使插座通电,有以下两个问题:除了同心圆形插座外,要留有转动空间;在外力过大的情况下,会造成插座或轨道损坏,造成安全隐患;插座铜片取电时为点接触或单面接触。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与拨片式插座配合使用的电源轨道,实现轨道最大限度的使用插座数量,而且不受插座外观的限制,提高了轨道插座的结构强度,增大了导体的接触面积,更加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与拨片式插座配合使用的电源轨道,包括轨道框架和绝缘轨道,所述轨道框架内安装有所述绝缘轨道,所述绝缘轨道的两端在轨道框架内分别安装有接线端子和堵头;
所述绝缘轨道的下端面与轨道框架内的底部形成用于插入拨片式插座的插槽,所述绝缘轨道的内部并列开设有三条插头滑槽与插槽连通,三条所述插头滑槽自里向外依次对应火线L、地线E和零线N,每个所述插头滑槽内嵌装有两根背靠背设置的弧形轨道铜排;
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主体、接线端子铜件L、接线端子铜件E、接线端子铜件N、铜件挡板、第一侧板和盖板,所述接线端子铜件L、接线端子铜件E和接线端子铜件N安装在所述接线端子主体上并分别与对应的插头滑槽内的弧形轨道铜排连接,所述铜件挡板安装在接线端子主体的下端,所述第一侧板与接线端子主体连接并安装在轨道框架靠近接线端子的端面,所述盖板将接线端子主体、接线端子铜件L、接线端子铜件E、接线端子铜件N和铜件挡板封闭在轨道框架内部。
优选地,所述堵头包括堵头主体和第二侧板,所述堵头主体安装于轨道框架的内部,所述第二侧板与堵头主体连接并安装在轨道框架靠近堵头的端面。
优选地,在每个所述插头滑槽内,两根所述弧形轨道铜排之间的间距小于插座的铜片厚度。
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铜件L、接线端子铜件E和接线端子铜件N的后端均连接有电源线并通过锁紧螺钉紧固。
优选地,所述轨道框架由铝合金材质一次性挤压成型。
优选地,所述绝缘轨道由阻燃PVC材质一次性挤塑成型。
优选地,所述弧形轨道铜排由0.5*12㎜的磷青铜带一次性冲压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多种多样的取电接口设计成一种直线型的电源轨道,相较于插片式轨道插座和旋转式轨道插座,可实现轨道最大限度的使用插座数量,而且不受插座外观的限制,提高了轨道插座的结构强度,同时插座铜片取电时为双面接触,增大了导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导电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守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守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50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动射频连接器
- 下一篇:线束保护装置及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