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眩光3D玻璃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5857.5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7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宜崇;彭艳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仙游县元生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00 | 分类号: | C03C17/00;C03C17/34;C03C1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眩光 玻璃片体 热弯模具 保护膜层 热压成型 蚀刻处理 上模板 下模板 烘干 凸面 玻璃基板表面 表面清洗 玻璃基板 玻璃热弯 玻璃制作 粗糙结构 局部区域 清洗烘干 增透膜层 上表面 蚀刻液 微结构 抛光 倒孔 过热 夹装 精雕 磨边 预设 切割 清洗 制作 制造 | ||
本发明适用于玻璃制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防眩光3D玻璃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一2D玻璃基板,对玻璃基板表面进行清洗烘干并切割成预设大小的玻璃片体;将玻璃片体夹装定位于CNC精雕机上进行磨边和倒孔处理,对玻璃片体表面清洗烘干;提供一玻璃热弯设备,其至少包括热弯模具,热弯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或下模板的表面或局部区域设置有粗糙结构;将玻璃片体置于热弯模具中通过热弯设备进行热压成型,得表面具有微结构的3D玻璃;采用蚀刻液对热压成型后的3D玻璃凸面进行蚀刻处理,蚀刻处理完成后进行抛光、清洗和烘干;在3D玻璃凸面设置防眩光保护膜层以及在防眩光保护膜层上表面设置增透膜层,得到相应的防眩光3D玻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光3D玻璃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前市场上的各种显示终端,如液晶显示屏或手机屏等等受到外界光源的影响,尤其是在强光的作用下,屏幕上的玻璃会反射强光,导致使用者无法正常看到屏幕内的相关操作,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眩光3D玻璃的制作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屏幕上的玻璃会反射强光,导致使用者无法正常看到屏幕内的相关操作,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眩光3D玻璃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2D玻璃基板,用高压气流或高压水流对2D玻璃基板表面进行清洗烘干,将清洗烘干后的玻璃基板切割成预设大小的玻璃片体;
将所述玻璃片体夹装定位于CNC精雕机上进行磨边和倒孔处理,磨边和倒孔完成后对玻璃片体表面清洗并烘干;
提供一玻璃热弯设备,其至少包括热弯模具,所述热弯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或下模板的表面或局部区域设置有粗糙结构;
将玻璃片体置于热弯模具中通过热弯设备进行热压成型,得表面具有微结构的3D玻璃;
采用蚀刻液对热压成型后的所述3D玻璃凸面进行蚀刻处理,蚀刻处理完成后进行抛光、清洗和烘干;
在所述3D玻璃凸面设置防眩光保护膜层以及在所述防眩光保护膜层上表面设置增透膜层,得到相应的防眩光3D玻璃。
优选地,所述清洗是采用有机溶剂清洗剂对玻璃基板和3D玻璃表面进行清洗,并以超声波辅助清洗。
优选地,所述粗糙结构的粗超度为0.05-1um。
优选地,所述热压成型的温度为500-1050℃,压力为0.1-0.4MPa,时间为30-60分钟。
优选地,所述热压成型在保护气体下进行;其中,所述保护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优选地,所述蚀刻液包括以下成分的重量份:硫酸钡:20-25,钾盐:16-20,氟化氢铵:10-12,铝盐:20-25,该化合物:15-18,水溶性剂:35-38,硫酸铵:15-18;水:70-90。
优选地,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3D玻璃通过钢化炉以设定温度以及设定时间进行钢化处理。
优选地,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在钢化处理完成后的所述3D玻璃凹面印刷油墨层,并进行曝光处理以及显影处理。
优选地,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在钢化处理完成后的所述3D玻璃的增透膜层上表面设置防指纹的AF膜层。
优选地,所述2D玻璃基板采用厚度为0.45-0.55mm的康宁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仙游县元生智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仙游县元生智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58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