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新疆褐牛生产高档牛肉的饲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5874.9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7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明;左福元;刘刚;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50/10 | 分类号: | A23K50/10;A23K10/30;A23K10/37;A23K10/38;A23K20/174;A23K20/20;A23K20/22;A23K10/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疆褐牛 饲料 牛肉 制备 绿色饲料添加剂 粗饲料 玉米粉 肌内脂肪沉积 酵母培养物 饲料转化率 杂交狼尾草 背最长肌 大理石纹 蛋白饲料 饲料成本 饲料配方 饲料原料 眼肌面积 白酒糟 日增重 消化率 预混料 豆粕 瘤胃 氢化 添加剂 搭配 喂养 生产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新疆褐牛喂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新疆褐牛生产高档牛肉的饲料及制备方法,饲料由粗饲料、能量和蛋白饲料、预混料和其他添加剂组成。本发明以白酒糟、玉米粉、豆粕、杂交狼尾草为主要饲料原料,搭配绿色饲料添加剂(酵母培养物)以提高饲料消化率、改变瘤胃氢化模式和肌内脂肪沉积模式,降低新疆褐牛饲料成本和提高高档牛肉产量。通过本发明饲料配方的应用,新疆褐牛的饲料转化率提高8.3%‑13.7%,平均日增重可达到1.0‑1.1kg/d,屠宰率可达到54.6%‑57.8%,眼肌面积可达到87.5‑89.2cm2,背最长肌大理石纹等级可达到3.1‑3.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疆褐牛喂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疆褐牛生产高档牛肉的饲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2016年,中国人均牛肉消费量5.3kg/年,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人们对牛肉,特别是对高档牛肉的需求量也逐渐升高。我国规模育肥的肉牛以西门塔尔牛或西门塔尔杂交牛等大体型肉牛为主,其生长速度快,但肉质相对较差。国内的地方品种肉牛虽体型小,但肉质较好。新疆褐牛是以新疆当地黄牛为母本,引用瑞士褐牛、阿拉托乌牛以及少量科斯特罗姆牛与之杂交改良,经长期选育而成,具有生产高档牛肉的潜力。白酒糟由于价格便宜,广泛应用于肉牛育肥。但是,目前国内还鲜见以白酒糟为主要粗饲料用于饲喂新疆褐牛生产高档牛肉的报道。现有技术中,由于白酒糟的粗纤维含量高,导致新疆褐牛对饲料的消化率较低低;而且在育肥中后期,随着精饲料饲喂量的增加和育肥期的延长,在缺乏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的情况下,新疆褐牛易出现瘤胃酸中毒,并降低牛肉的品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现有技术中没有以白酒糟为主要粗饲料用于饲喂新疆褐牛生产高档牛肉。
(2)现有技术中,以白酒糟为主要粗饲料搭配高精料育肥新疆褐牛时,易导致瘤胃亚急性瘤胃酸中毒,降低新疆褐牛的生产性能,提高饲料成本。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提高牛肉品质的同时降低新疆褐牛患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风险,改善饲料消化率,降低饲料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白酒糟、玉米粉、豆粕、杂交狼尾草为主要饲料原料,并搭配绿色饲料添加剂(酵母培养物)以提高饲料消化率、改变瘤胃氢化模式和肌内脂肪沉积模式,达到降低新疆褐牛饲料成本和生产高档牛肉的目的。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新疆褐牛生产高档牛肉的饲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新疆褐牛生产高档牛肉的饲料,包括两阶段的饲料为育肥前期饲料和育肥后期饲料;
所述育肥前期饲料由粗饲料、能量和蛋白饲料、预混料和其他添加剂组成;
所述育肥后期饲料由粗饲料、能量和蛋白饲料、预混料和其他添加剂组成。
进一步,将整个4个月的高精料育肥期划分为2个月的育肥前期和2个月的育肥后期。
进一步,所述育肥前期饲料具体包括:
(1)粗饲料,育肥前期的酒糟含量占干物质采食量的28%,杂交狼尾草占18%,花生壳占8.3%(质量百分比,DM);
(2)能量和蛋白质饲料,育肥前期的玉米粉含量占干物质采食量的36.2%,豆粕占2%,菜籽粕占4%(质量百分比,DM);
(3)添加剂,育肥前期的食盐占0.62%,碳酸氢钠占0.88%,预混料占1%,酵母培养物占1%(质量百分比,DM)。
进一步,所述育肥后期饲料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58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