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超临界水氧化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工艺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6593.5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2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苏闯建;张凤鸣;丁雅馨;陈智宇;陈顺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1/3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何雪霞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临界 氧化 处理 有机 废水 工艺 系统 | ||
1.一种基于超临界水氧化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纳滤分盐:高盐有机废水通过纳滤过滤,获得纳滤浓缩液和纳滤透过液;
S2、所述纳滤浓缩液采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同时产生高温高压反应流体;
所述纳滤透过液先经反渗透处理,获得淡化水和一价浓缩盐溶液;其中淡化水外排,一价浓缩盐溶液蒸发结晶,获得一价盐晶体;
S3、所述高温高压反应流体,分别作为一价浓缩盐溶液蒸发结晶过程的热源、二价浓缩盐溶液蒸发结晶过程的热源,与一价、二价浓缩盐溶液换热后的高温高压反应流体变为低温反应流体;
S4、所述低温反应流体经过反渗透处理,反渗透分离得到的淡化水外排,二价浓缩盐溶液蒸发结晶,获得二价盐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临界水氧化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处理步骤,在纳滤分盐前先对高盐有机废水进行前处理,去除高盐有机废水中的硬度、碱度、重金属离子和部分CO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临界水氧化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浓缩盐溶液蒸发结晶过程产生的母液及时外排。
4.一种基于超临界水氧化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纳滤装置(2)、反渗透膜装置(3)、第一强制循环蒸发结晶器(4)、反渗透膜组件(5)、第二强制循环蒸发结晶器(6)、内预热式超临界水膜反应器(7)、加热装置(8)及升压装置(9);
所述纳滤装置(2)的浓缩液出口与升压装置(9)管路相连、纳滤装置(2)的透过液出口与反渗透膜装置(3)的入口管路连接;
所述升压装置(9)依次与加热装置(8)的物料入口、内预热式超临界水膜反应器(7)的物料入口管路相连;所述内预热式超临界水膜反应器(7)的反应流体出口分别与第一强制循环蒸发结晶器(4)和第二强制循环蒸发结晶器(6)的热源入口连接;所述反渗透膜装置(3)的浓缩液出口与第一强制循环蒸发结晶器(4)的盐溶液入口相连;反渗透膜装置(3)的透过液出口排出淡化水;
所述第一强制循环蒸发结晶器(4)的热源出口与反渗透膜组件(5)的二价盐溶液入口相连;所述第二强制循环蒸发结晶器(6)的热源出口与反渗透膜组件(5)的二价盐溶液入口相连;反渗透膜组件(5)的浓缩液出口与第二强制循环蒸发结晶器(6)的二价浓缩盐溶液入口相连;反渗透膜组件(5)的透过液出口排出淡化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超临界水氧化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超临界水氧化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系统还包括前处理系统(1),所述前处理系统(1)与纳滤装置(2)的入口管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超临界水氧化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预热式超临界水膜反应器(7)设置有去离子水注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超临界水氧化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强制循环蒸发结晶器(4)和第二强制循环蒸发结晶器(6)分别设置有母液排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65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