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聚甲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7903.5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9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汪龙翔;刘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9/00 | 分类号: | C08L59/00;C08K13/06;C08K9/10;C08K9/04;C08K9/06;C08K7/08;C08K3/34;C08K3/22;C08K5/134;B29B9/06;B29C48/92 |
代理公司: | 合肥维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5 | 代理人: | 胡亚兰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甲醛复合材料 制备 改性填料 混合物料 热稳定剂 质量比 复配 丙酸正十八碳醇酯 耐热性 云母 双螺杆挤出机 氧化锌晶须 耐磨性 凹凸棒土 常温混合 二叔丁基 力学性能 羟基苯基 高混机 润滑剂 氧化锆 称取 熔融 造粒 挤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聚甲醛复合材料,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1)称取POM 100份、改性填料10‑20份、热稳定剂10‑26份和润滑剂0.1‑1份加入高混机中常温混合5‑10min,得到混合物料;(2)将混合物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其中改性填料由氧化锌晶须、云母和氧化锆按质量比为1:4:2复配而成;热稳定剂由质量比为5:2的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和凹凸棒土复配而成。本发明所制备的新型聚甲醛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磨性和耐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塑料改性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聚甲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甲醛(Polyoxmethylene,简称POM)是一种分子主链含有氧化亚甲基(-CH2O-)重复单元的线型高结晶性聚合物,其分子链构型规整、结晶度高,熔融加工时结晶速度很快,易形成大的放射性球晶,所以聚甲醛是无支链的高结晶性、高密度、高熔点的热塑性工程塑料。聚甲醛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刚性、硬度、拉伸强度、耐疲劳强度、抗冲击强度,具有金属塑料之称,可用来代替金属及合金制品,被广泛用于汽车工业、电子电器、家用电器、精密仪器和建材等行业。
由于聚甲醛结晶度高、结晶速率快,使其韧性较低、缺口敏感性大、成型收缩率高达1.5-3.5%;而且成型过程中收缩不均匀,呈各项异性,容易产生变形,影响制件的尺寸精度。另一方面,聚甲醛的长期热稳定性较差,因为其分子链两端都含有不稳定的半缩醛端基(-OCH:-OH),加热时半缩醛键自链端开始断裂,均聚甲醛可发生连续解聚直到全部成为甲醛气体。共聚甲醛则裂解到-C-C-键(如-CH2-CH2-O)为止。以上两个问题是聚甲醛的使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通常对聚甲醛的改性主要是在聚甲醛中加入热塑性聚氨酯、改性聚烯烃、聚酰胺、聚醚、聚酯等以提高聚甲醛的韧性,但是聚甲醛与这类增韧剂之间的相容性较差,难以达到预期的增韧目的。另一方面,聚甲醛的热稳定性的提高通常是将其与含氮类化合物混合,使酰胺基团上的活泼氢对甲醛由很好的加成作用,同时由于含氮化合物具有碱性,能与甲酸等酸性产物中和,起到缓减酸解的作用,从而提高聚甲醛的耐热性,但是含氮化合物熔融加工中容易挥发,发生迁移而形成模垢,给加工带来不便。
氧化锌晶须由两种形态,一种是纤维状晶须,另一种是四针状晶须;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微观为三维四针状立体结构,即晶须有一核心,从核心径向方向伸展出四根针状晶体,每根针状体的夹角为109°,具有抗静电、抗菌、增强等性能,可用于聚合物的增强、抗菌改性。
凹凸棒土又称坡缕石,是一种具有纤维纹理层链状过渡结构的无机矿物,表面具有亲水性的硅羟基和水分子,呈弱碱性,内部孔道极易吸附水;其晶体结构成长宽比很高的纤维状或窄带状,其结构属2:1型,在每个2:1单位结构层中,四面体晶片角顶隔一定距离方向颠倒形成层链状,每个单元层相互间通过氧连接成孔道式的晶体结构,基于此凹凸棒土通常被用于吸附剂、催化剂及其载体、钻井泥浆增稠剂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聚甲醛复合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韧性和良好的耐热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聚甲醛复合材料,由以下组分按质量份制备而成:
POM 100份
改性填料10-20份
热稳定剂10-26份
润滑剂0.1-1份;
所述改性填料由氧化锌晶须、云母和氧化锆按质量比为1:4:2复配而成。
作为优化,所述的改性填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79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