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性能优异的尼龙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67940.6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9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焦志超;刘卫伟;汪龙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志超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K13/06;C08K9/04;C08K3/34;C08K3/22;C08K5/12;C08K5/544;C08K5/134;C08K5/526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邢***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性能 优异 尼龙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性能优异的尼龙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将100份尼龙6,1‑5份耐磨剂、0.5‑1份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不添加时为0)、0.5‑2份硅烷偶联剂、0.1‑1份抗氧剂加入混料机中常温、低速进行搅拌30‑40秒,混合均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后造粒,制得耐磨性能优异的尼龙6组合物。本发明使用的耐磨剂耐磨效果不仅比单独使用硅灰石、氧化铝的耐磨效果好,还比市场上常见的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烯、石墨耐磨剂的耐磨效果要更加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耐磨性能优异的尼龙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尼龙(Nylon)是大分子主链重复单元中含有酰胺基团的高聚物的总称。尼龙可由内酸胺开环聚合制得,也可由二元胺与二元酸缩聚等得到的。是美国DuPont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PA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适于用玻璃纤维和其它填料填充增强改性,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范围。PA的品种繁多,有PA6、PA66、PAll、PAl2、PA46、PA610、PA612、PAl010等,以及近几年开发的半芳香族尼龙PA6T和特种尼龙等新品种。
尼龙6(PA6)是由德国Farben公司的P.Schlack开发,并于1943年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因其具备优良的耐热性、机械性、耐磨性、耐化学性、易加工等特点,被普遍用于机械设备、化工设备、航空设备、冶金设备等制造业中,成为工程塑料中用量最大的材料。
PA6具有以下的特性:
(1)属强韧性塑料,拉伸强度一般为60—70MPa,冲击强度优于聚甲醛,硬度在R100以上。吸水状态对尼龙的强度影响很大,特别是吸水后冲击强度优秀(绝对干燥时冲击强度并不很好)此外,结晶度也对其强度有明显的影响。
(2)使用温度高,用玻璃纤维增强的尼龙或导入芳基的尼龙尤其明显。
(3)合金化较容易,可利用顺丁烯二酸酐(顺酐)改性了的聚合物作为相容剂。
(4)耐化学药品性优良,但不耐强酸、氧化剂和强碱。水与醇等可使其溶胀,溶于酚、氯化钙、饱和甲醇溶液、浓甲酸。
(5)气体的阻隔性好,经双向拉伸后,气体和湿气透过率更低。
尼龙的耐摩擦磨耗性能较差,无法应用于一些对耐磨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一般来说,解决的方法是加入二硫化钼(MoS2)、石墨、聚四氟乙烯等耐磨剂加以改善。然而,这些耐磨剂添加量一般较高,会不同程度的降低基体树脂的力学性能,尤其是拉伸、弯曲、冲击性能。
发明内容
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科技术语具有如本发明所述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共知的相同含义。在矛盾的情况下,以包括定义的本说明书为准。
本发明描述了合适的方法和材料,但类似于或相当于本发明所述方法和材料可用于实施或检验本发明。本发明中,所述的份数都为重量份数。
本发明中,所述的混合机是塑料机械的一种,由于它具有混合快、混和物均匀,机器操作简便,易于清扫,坚固耐用,结构紧凑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塑料行业的生产中。
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是在单螺杆挤出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具有良好的加料性能、混炼塑化性能、排气性能、挤出稳定性等特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挤出制品的成型加工。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性能优异的尼龙6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磨性能优异的尼龙6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志超,未经焦志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7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