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用的真空电磁搅拌吸铸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68719.2 | 申请日: | 2018-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1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徐骏;张桢林;李献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文昌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6 | 分类号: | B22D18/06;B22D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 43106 | 代理人: | 朱成实 |
地址: | 417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合金 真空电磁 增强体 吸铸系统 熔炼 吸铸 铸造 电磁搅拌装置 复合材料铸件 感应熔炼装置 吸气 成分偏析 粉尘过滤 技术难题 铸造过程 坩埚升降 控制器 沉降 不均匀 控制柜 真空罐 炉体 坩埚 模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用的真空电磁搅拌吸铸系统,它包括有控制柜、电磁搅拌装置、坩埚、坩埚升降装置、感应熔炼装置、粉尘过滤管、真空罐、吸铸管、模具、炉体、控制器,本方案采用真空电磁搅拌吸铸的方法实现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熔炼和铸造,真空下熔炼和铸造可避免铸造过程中的吸气;克服了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流动性差、合金成分偏析、增强体易沉降、增强体分布不均匀的技术难题,有利于获得成分及增强体分布均匀、高性能的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铸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涉及一种真空电磁搅拌吸铸装置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耐磨性好、热膨胀系数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及电器电子等领域。
目前主要的制备方法有粉末冶金法、液态铸造法、喷射沉积法等。
粉末冶金法具有增强体分布均匀,界面结合良好,能在较大范围内改变增强体含量的优点,但是其生产工艺复杂,对设备要求高,生产成本高,难以制备大型复杂构件。
液态铸造法是通过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使增强相均匀分布在金属熔体中,然后直接浇铸到模具中凝固成形。随着复合材料应用的不断扩展,大型复杂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零件的需求逐渐增加。由于复合材料硬度和耐磨性较高,依靠机加工成型不仅加工难度大,而且成本很高,而液态铸造法易于实现近终成形,且成本较低,是制备大型复杂件的最有潜力的方法。但是液态铸造法面临颗粒分散困难,容易吸气,熔体粘度大、流动充型困难等难题,铸造过程中增强相颗粒容易发生沉淀,导致增强相在铸件的不同位置宏观分布不均匀;熔体粘度大导致普通的在大气环境下的浇注难以流动;凝固速度慢导致基体合金组织粗大,增强相偏聚在晶界处,导致微观组织不均匀,力学性能差,限制了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铸造用的设备,解决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铸造过程中合金成分偏析及增强体的容易沉降问题,精确控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充型过程,提高铸件宏观和微观组织的均匀性,避免铸造过程中的卷气,从而提高铸件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材料用的真空电磁搅拌吸铸系统,它包括有控制柜、电磁搅拌装置、坩埚、坩埚升降装置、感应熔炼装置、粉尘过滤管、真空罐、吸铸管、模具、炉体、控制器,炉体下部一端开有入料口,入料口处的地面上固定有炉门轨道,炉门轨道上安装有炉门,炉体一侧的炉门上部安装有伸缩机械手,伸缩机械手上安装有感应熔炼装置,坩埚活动放置在感应熔炼装置内,炉体底部安装有坩埚升降装置,炉体内腔顶部安装有电磁搅拌装置,电磁搅拌装置上方的炉体顶部安装有吸铸室,吸铸室内安装有模具,模具内的吸铸管延伸至炉体内的坩埚上方,炉体上部另一端安装有粉尘过滤管,粉尘过滤管与真空罐连接,真空罐上连接有抽真空系统;炉体、抽真空系统、坩埚升降装置、抽真空装置、感应熔炼装置、电磁搅拌装置均由控制柜和控制器控制,炉体上设有观察孔和温度感应器。
上述真空电磁搅拌吸铸系统用的制备方法包括有:
1)、将预热好的模具放入吸铸室,将合金或其复合材料铸锭放入坩埚中,关闭炉门炉盖,开启抽真空装置对炉体、真空罐、吸铸室进行抽真空;将坩埚下降到感应熔炼装置中,加热使合金或其复合材料铸锭熔化,熔化温度在合金或其复合材料熔点以上10-100℃;
2)、通过坩埚升降装置将坩埚上升至电磁搅拌装置中,开启电磁搅拌,调节搅拌强度使合金或其复合材料熔体搅拌均匀;
3)、通过真空控制装置往炉体内充入惰性气体至所需的压力,吸铸室和真空罐保持真空状态,使炉体和吸铸室间形成气压差,通过真空控制装置控制炉体和吸铸室间阀门的开合度,使合金或其复合材料熔体通过吸铸管上升至模具内,并控制熔体的充型速度;在充型过程中电磁搅拌始终开启,直至充型完毕,保持吸铸过程中合金或其复合材料熔体的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文昌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文昌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687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冷却低压轮毂模具
- 下一篇:铸焊底模温度均衡的水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