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绣抗起毛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0217.3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8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阳阳;李邦玉;张振威;李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N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王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绣产品 涤纶丝 起毛 刺绣 磨料 起毛处理 摩擦头 性能检测装置 可升降 样品夹 工作台 涤纶 检测 持平 监控单元 可旋转的 摩擦测试 驱动单元 标准样 丝孔 柔软 摩擦 标准化 对抗 改进 开发 | ||
一种刺绣抗起毛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评价方法,包括工作台、驱动单元、监控单元;工作台设置有可旋转的样品夹持平台和可升降摩擦头,所述可升降摩擦头设有磨料,样品夹持平台在旋转的状态下由摩擦头对所述平台上的刺绣样品进行摩擦,所述磨料为涤纶刷,所述涤纶刷包括涤纶丝和固定有所述涤纶丝的植丝孔,以较为柔软的涤纶丝作为磨料,通过改进涤纶丝长度、直径等结构使其适合刺绣产品抗起毛性能的检测,同时以未经抗起毛处理的刺绣原样作为标准样,对抗起毛处理后的刺绣产品进行摩擦测试能够客观准确的判断出所述抗起毛处理后刺绣产品的抗起毛性能,有利于刺绣产品的深入开发和标准化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绣抗起毛性能检测装置以及检测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苏绣起源于原苏州吴县。吴县靠近太湖,气候条件适宜植桑养蚕,盛产丝绸。品种繁多的锦锻,诸多颜色的花线,给苏绣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予以了良好的基础。在长时间的发展历程之中,苏绣构建起了图案秀丽、色泽协调、线条苍劲、针法灵动、绣工精良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技艺在苏州极为集中,已成为苏州产业大发展中地方的一大特色。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苏绣逐渐从传统的艺术观赏品向大众消费品领域拓展,诸如绣有刺绣的丝巾、手包和华服等,苏绣在产品创新中得到了传承与发展。但是,由于苏绣织物图案较为丰富,绣娘在刺绣时会根据样品的图案和自身的经验、手法,现场根据需要进行劈丝,因此刺绣表面的丝线粗细程度不一,且许多丝线伏于组织表面。因此,商品中的刺绣部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单丝断裂产生起毛现象,严重影响产品的观感和消费体验。
国内外针对于纺织品抗起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通过纱线、织物结构的设计等物理方法,或通过纤维化学改性、功能树脂涂层以及两者联合的化学方法,来提高纺织品的抗起毛起球性能。通过开发增强丝织品力学性能从而减少单纤断裂的整理剂,是提高丝织品抗起毛性能的有效途径。对于真丝织物而言,低温型的整理剂有利于降低整理过程中对真丝蛋白性能的负面影响,目前有诸多针对真丝织物的抗起毛整理剂产品的研究,但是针对刺绣产品抗起毛性能的检测装置和检测评价方法则很少提及,属于研究的空白。
刺绣并非传统的纺织产品,它的伏长较长且长度不一,刺绣表面图案更是千差万别,传统纺织品所采用的标准对照样品的方法,特别是GB/T4802.1-2008等国家标准中的测试对象都是常规面料,未针对刺绣产品设计,同时GB/T4802.1-2008等国家标准中使用的起毛起球设备对刺绣产品的磨损非常严重,不适合于刺绣产品抗起毛性能的检测。
目前尚无针对刺绣产品的起毛性能进行检测的相关标准和方法,这给刺绣抗起毛新产品的性能表征和评价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无法准确及有效的反映刺绣经抗起毛整理后性能提升的效果,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针对刺绣产品起毛性能的检测装置和检测评价方法,从而为刺绣抗起毛整理剂的开发和后续抗起毛刺绣新产品的检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刺绣抗起毛性能的检测装置以及检测评价方法,以填补目前的技术空白。
根据本发明的刺绣抗起毛性能检测装置,其包括工作台、驱动单元、监控单元;工作台设置有可旋转的样品夹持平台和可升降摩擦头,所述可升降摩擦头包括高度螺旋调节机构和固定安装机构,所述可升降摩擦头设有磨料,样品夹持平台在旋转的状态下由摩擦头对所述平台上的刺绣样品进行摩擦,所述磨料为涤纶刷,所述涤纶刷包括涤纶丝和固定有所述涤纶丝的植丝孔,所述涤纶丝直径为20μm~30μm,植丝孔为直径3cm~6cm的圆形,涤纶丝共有65万~70万根,涤纶丝长10mm~15mm,刷面平齐,确保磨头大小适中,能够摩擦到刺绣产品表面代表性的图案部分。
进一步的,样品夹持平台为直径200±1mm的圆形,通过夹持环将样品夹持在样品夹持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环相对工作台中心作直径为10cm的旋转运动,所述相对旋转运动速度为60±1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02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簧式微小颗粒冲击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结构耐火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