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地表隆起沉降的演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0626.3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3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轩;宫学君;古艳旗;李强;杨成春;许维青;翟志国;迟有峰;张振强;刘超骏;王燚;张志诚;代勇;赵宏营;孙善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2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盾构 掘进 过程 地表 隆起 沉降 演示 方法 | ||
一种模拟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地表隆起沉降的演示方法,先检查模拟齿状刀盘是否位于模拟隧道筒的左端,通过高位观测孔向模拟隧道筒内灌注泥浆使之充满整个模拟隧道筒内腔,泥浆不能超过高位观测孔与模拟隧道筒的交汇处,此时在高位观测孔上端盖上观测盖并通过观测盖抽出观测孔内的剩余气体,随后再给转轴左端施加推力和旋转力,当模拟齿状刀盘运行至模拟隧道筒右端时,模拟隧道筒内的泥浆就会通过模拟齿状刀盘的间隙排到模拟齿状刀盘的左端,在泥浆排到模拟齿状刀盘左端的过程中或有少量泥浆涌出高位观测孔内,或有少量泥浆在高位观测孔处塌陷,涌出的泥浆表示地表隆起,塌陷的泥浆表示地表沉降,较为逼真演示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地表隆起沉降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型演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模拟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地表隆起沉降的演示方法。
背景技术
盾构机施工模拟演示的方式越来越多,而泥水盾构机掘进时地表隆起沉降的演示一直无法直观的演示出来,为此泥水盾构机技术人员对地表的情况不能做出准确判断,只能通过软件模拟,这种演示不能直观的给人以视觉展示。
截至目前,利用透明亚克力容器演示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地表隆起沉降的方法还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演示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地表隆起沉降的现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地表隆起沉降的演示方法,该演示方法实现了能让人直观看出模拟盾构机施工过程中地表隆起沉降之现象。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拟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地表隆起沉降的演示方法,该演示方法使用到一套演示装置,所述演示装置包括高位观测孔、模拟隧道筒、模拟齿状刀盘、转轴、左端盖及右端盖,其特征是;
模拟齿状刀盘的外径等于模拟隧道筒的内径,在模拟齿状刀盘的中心联接转轴,在模拟隧道筒的上方靠右位置联接高位观测孔,高位观测孔上端联接观测盖,左端盖和右端盖分别联接在模拟隧道筒的左右两端,在左端盖和右端盖的中心位置设有用于转轴转动的通孔,将模拟齿状刀盘和转轴放在模拟隧道筒内且模拟齿状刀盘位于模拟隧道筒的左端,转轴与所述通孔处联接密封圈;
演示时先检查模拟齿状刀盘是否位于模拟隧道筒的左端,通过高位观测孔向模拟隧道筒内灌注泥浆使之充满整个模拟隧道筒内腔,泥浆不能超过高位观测孔与模拟隧道筒的交汇处,此时在高位观测孔上端盖上所述观测盖并通过所述观测盖抽出观测孔内的剩余气体,随后再给转轴左端施加推力和旋转力,当模拟齿状刀盘运行至模拟隧道筒右端时,模拟隧道筒内的泥浆就会通过模拟齿状刀盘的间隙排到模拟齿状刀盘的左端,在泥浆排到模拟齿状刀盘左端的过程中或有少量泥浆涌出高位观测孔内,或有少量泥浆在高位观测孔处塌陷,涌出的泥浆表示地表隆起,塌陷的泥浆表示地表沉降,演示过程结束。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产生如下积极效果:
1、通过本发明的演示装置可以较为逼真演示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地表隆起沉降的现象,虽然演示存在一定瑕疵,但可以使人直观的看出模拟盾构机施工过程。
2、本发明的演示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透视效果明显、操作安全、成本低廉之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演示效果简图。
图1中:1-高位观测孔;2-模拟隧道筒;3-模拟齿状刀盘;4-转轴;5-左端盖;6-右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模拟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地表隆起沉降的演示方法,该演示方法可以较为逼真演示盾构机掘进过程中地表隆起沉降的现象,可以让人直观看出模拟盾构机施工过程中地表隆起沉降之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06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心法铀浓缩级联操作仿真平台
- 下一篇:一种开源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