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设备的低温供电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1079.0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7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葛鹏 |
地址: | 550009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极管 物联网设备 更换电池 太阳能板 供电系统 阴极 锂离子电池 阳极 正极连接 一次性 智能仪器仪表 大容量电池 太阳能电池 电源供电 寒冷天气 面积增加 设备供电 使用寿命 光照 寒冷 北方 应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物联网设备的低温供电系统及方法,包括:太阳能板与一次性锂离子电池,所述太阳能板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一次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进行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其既能够在极端寒冷天气下使用,又能够减少物联网设备更换电池的频率。更换电池的次数明显减少,使用寿命明显提升,提升了一倍时间;相对于更换电池,增加的太阳能板的成本没有增加;应用广泛,智能仪器仪表虽然内部空间有限无法安装更大容量电池,但可以利用外表面积增加太阳能电池从而使设备供电容量得到提升;本电源供电方案非常适用于在寒冷且光照充足的北方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联网设备的低温供电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物联网应用已经渗透到了生活和工业应用的方方面面,小到各类可穿戴设备,共享单车,大到工厂中运行的机器设备、深埋地下的运输管道,林林总总,都被纳入了万物互联的范畴。但同时意味着成千上万传感器需要电池供电,这也使得物联网设备供电时间短,频繁更换电池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供电方案主要包括:可充电电池供电方案,适用消费类设备、可穿戴类设备,可随时给设备充电,温度等级为商业级。太阳能+可充电电池供电方案,适用于工业场合下的物联网设备应用,使用寿命较长,因可充电电池在低温下无法充电,此方案只能满足温度等级在-20℃以上的地域使用,极端寒冷地区使用仍然受限于可充电电池。一次性锂离子电池供电,适用于极端寒冷地区使用,但设备使用过程中受电池容量及放电能力限制要频繁更换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的低温供电系统,其既能够在极端寒冷天气下使用,又能够减少物联网设备更换电池的频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联网设备的低温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板与一次性锂离子电池,所述太阳能板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一次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进行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的低温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白天有光照时,物联网设备的低温供电系统控制第一二极管导通,第二二极管截止,由太阳能板为负载提供电源;
当夜晚无光照时,物联网设备的低温供电系统控制第一二极管截止,第二二极管导通,由一次性锂离子电池为负载提供电源;
所述物联网设备的低温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板与一次性锂离子电池,所述太阳能板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一次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进行连接。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的低温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太阳能板与一次性锂离子电池,所述太阳能板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一次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进行连接。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的低温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白天有光照时,物联网设备的低温供电系统控制第一二极管导通,第二二极管截止,由太阳能板为负载提供电源;
当夜晚无光照时,物联网设备的低温供电系统控制第一二极管截止,第二二极管导通,由一次性锂离子电池为负载提供电源;
所述物联网设备的低温供电系统包括:多个太阳能板与一次性锂离子电池,所述太阳能板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一次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进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10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