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角接触球轴承合套用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1961.5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6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天华;陈庆熙;陈太平;王冰;邱奕辉;赵荣多;曹一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43/04 | 分类号: | F16C43/04;F16C43/0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石仁 |
地址: | 52843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接 上模 顶推 吸附套 模座 角接触球轴承 加热处理 保持架 滚动体 装配腔 内圈 套件 推入 模具 套用 配合 上端开口 上下移动 向上移动 向下移动 装配关系 导向孔 模套 连通 外围 | ||
1.角接触球轴承合套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模座和上模;
模座设有上端开口的装配腔,装配腔用于放置内圈和保持架,装配腔外围设有与其连通的导向孔,导向孔用于将滚动体引导进入装配腔内的保持架球兜孔与内圈之间;
上模包括相互配合的套接模和顶推模,顶推模套设于套接模内,并可相对套接模上下移动,顶推模相对套接模向上移动时,其与套接模之间形成一吸附套接腔,该吸附套接腔用于与内圈、保持架、以及滚动体相配合,使内圈、保持架、以及滚动体形成具有相对装配关系的整体套件;顶推模相对套接模向下移动时,可将整体套件由吸附套接腔推入经加热处理的外圈内实现合套;
上模与模座配合时,顶推模相对套接模向上移动,整体套件套设于吸附套接腔;
上模与模座分离并与经加热处理的外圈相对时,顶推模相对套接模向下移动,将整体套件推入经加热处理的外圈内实现合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合套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座上端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同心间隔设置,第一凸台位于第二凸台内,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之间形成装配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合套用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凸台为环形凸台,导向孔自上而下倾斜开设于第二凸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合套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导向孔周向间隔均匀分布于第二凸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合套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导向孔的轴心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在30~6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合套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导向孔上端孔口外缘与第二凸台的外缘相内切。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合套用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凸台为圆柱状凸台,其低于第二凸台。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合套用模具,其特征在于,装配腔包括同心设置的第一环形腔和第二环形腔,第一环形腔位于第二环形腔内,第一环形腔用于放置内圈,第二环形腔用于放置保持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合套用模具,其特征在于,装配腔还包括锥形导向腔,该锥形导向腔同心位于第二导向腔外围,用于将滚动体由导向孔引导进入装配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合套用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环形腔低于第二环形腔,第二环形腔低于锥形导向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196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体的油杯冷却一体装置
- 下一篇:四点接触球轴承铜保持架装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