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异质结电池本征非晶硅钝化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2130.X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8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勇;易治凯;汪涛;王永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爱康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352 | 分类号: | H01L31/0352;H01L31/0376;H01L31/076;H01L31/077;H01L31/2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晶硅 非晶硅本征层 本征非晶硅 异质结电池 掺杂层 导电膜 第一层 钝化层 沉积 制备 硅烷沉积 界面钝化 外延生长 纯硅烷 晶体硅 电极 稀释 叠层 多层 高氢 薄膜 背面 | ||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高效异质结电池本征非晶硅钝化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N型晶体硅片(1),所述N型晶体硅片(1)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多层非晶硅本征层;所述第二层非晶硅本征层(3)的外侧设有非晶硅掺杂层(4),所述非晶硅掺杂层(4)的外侧设有TCO导电膜(5),所述TCO导电膜(5)的外侧设有若干Ag电极(6)。本发明的非晶硅本征层采用叠层,第一层采用纯硅烷沉积,有效了避免晶体硅/非晶硅界面初始沉积的外延生长,第二层采用高氢稀释的硅烷沉积,提高了第一层非晶硅的薄膜氢含量,同时增强了界面钝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高效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异质结电池本征非晶硅钝化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技术的快速发展,晶体硅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逐年提高。在当前光伏工业界,单晶硅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已达到21%以上,多晶硅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已达19%以上。然而大规模生产的、转换效率达22.5%以上的硅基太阳电池仅美国SunPower公司的背接触太阳电池(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IBC)和日本松下公司的带本征薄层的非晶硅/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HJT)。和IBC太阳电池相比,HJT电池具有能耗少、工艺流程简单、温度系数小等诸多优点,这些也是HJT太阳能电池能从众多高效硅基太阳电池方案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由于屋顶资源有限,而且分布式光伏发电需求高转换效率的太阳电池组件,正是由于HJT太阳电池具有高效、双面发电的优势,在分布式光伏电站中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非晶硅本征层钝化是HJT的电池的关键技术之一,钝化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目前采用5-10nm单层本征非晶硅对硅表面进行钝化。本征非晶硅钝化主要是非晶硅内的H原子对晶体硅表面的悬挂键进行钝化,为了获得高效的钝化效果,在沉积本征非晶硅薄膜时采用高的H稀释比,一般H2:SiH4=5:1。如此高的H稀释比既会导致在沉积过程中H离子对晶体硅表面轰击,形成缺陷,又会在非晶硅沉积的过程中产生外延生长,形成微空洞缺陷,最终导致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异质结电池本征非晶硅钝化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既能够避免初始沉积时H离子对硅表面的轰击损伤和外延生长,又能提高本征非晶硅薄膜内H原子的含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效异质结电池本征非晶硅钝化层结构,它包括N型晶体硅片,所述N型晶体硅片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多层非晶硅本征层;所述第二层非晶硅本征层的外侧设有非晶硅掺杂层,所述非晶硅掺杂层的外侧设有TCO导电膜,所述TCO导电膜的外侧设有若干Ag电极。
一种高效异质结电池本征非晶硅钝化层结构,所述多层非晶硅本征层的靠近N型晶体硅片的第一层采用纯硅烷进行沉积,其他层采用高氢稀释的硅烷进行沉积,高氢和硅烷的比例逐层递增。
一种高效异质结电池本征非晶硅钝化层结构,所述多层非晶硅本征层的每层的厚度为1~10nm,
一种高效异质结电池本征非晶硅钝化层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选取基材N型单晶硅片进行制绒、清洗处理;
第二步、通过PECVD制备正背面的多层双本征非晶硅层;
第三步、选取N型非晶硅膜为受光面掺杂层;
第四步、使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制备N型非晶硅层;
第五步、使用PECVD制备P型非晶硅层;
第六步、使用RPD或者PVD方法沉积TCO导电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爱康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爱康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21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