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3302.5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8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邱军辉;朱延灵;李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6 | 分类号: | H04W28/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麦铭锋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文 转发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所述报文转发方法包括: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根据预先配置的开销信息、时隙进行编码、时隙排列、成员分发和开销插入;根据第一灵活以太网端口确定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对报文进行解码,将报文发送到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对应的第二物理端口。本发明实施例不需要进行报文的分片重组、封装和解封装以及查表等操作,而只需要进行编码和解码、时隙排列、成员分发和开销插入,以及出灵活以太网端口(即第二灵活以太网端口)的确定即可完成转发,减小了报文转发的时延,从而实现了报文转发的低时延,满足了5G承载低时延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通信领域,尤指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以及通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对报文转发的时延要求越来越高,承载网络越来越强调低时延。在很多场景中对报文的传输时延要求越来越高,比如无人驾驶、实时监控、各种实时通讯等都对时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报文转发方法会导致业务传输时延较大,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特别是5G网络低时延的需求。
从2015年起步,面向5G网络中的云服务、网络切片、增强现实(AR,AugmentedReality)/虚拟现实(VR,Virtual Reality)/超高清视频等时延敏感业务需求增大;通过接口技术创新,实现高速大端口400GE、1TE等演进以及通道化实现子速率承载、硬管道及隔离,来实现时延敏感网络技术;进一步构建智能端到端链路,实现可保障的互联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低时延、高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的数据网络。
灵活以太网(Flex Ethernet)技术实现业务速率和物理通道速率的解耦,物理接口速率不再等于客户业务速率,而是其他速率(比如客户业务速率是400GE,但物理通道PHY的速率是100GE或其他速率),物理接口速率可以是灵活的,比如n×100G或n×200G等。客户业务不一定在一个物理通道上传递,而是由多个物理通道捆绑起来形成一个虚拟的逻辑通道来传递。业务速率和物理通道速率解耦后,客户业务速率可以是多样的,物理通道的速率也是多种速率,相互独立。这样大带宽的客户业务可以由多个低速物理通道捆绑起来进行传递,解决了高速物理通道性价比不高的问题。
目前,在交换技术领域中传统的转发方式如附图1所示,在转发设备上的报文转发过程包括上行报文处理过程和下行报文处理过程。
其中,上行报文处理过程大致包括:第一端口接收到报文,报文转发走传统包交换流程,第一端口对报文进行分片重组,将分片重组后的报文发送给第一网络报文处理单元;第一网络报文处理单元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将解封装的报文发送给第一交换接入单元,第一交换接入单元发送给交换单元;如果流量管理在上行,则第一网络报文处理单元将解封装的报文发送给第一流量管理单元进行流量管理处理后发送到第一交换接入单元。
下行报文处理过程大致包括:交换单元将报文发送到第二交换接入单元,第二交换接入单元将报文发送给第二网络报文处理单元,第二网络报文处理单元对报文进行封装,将封装的报文发送给第二端口,从第二网络报文处理单元的第二端口发送到网络;如果流量管理在下行,则第二交换接入单元将报文发送给第二流量管理单元进行流量管理处理后发送给第二网络报文处理单元。
上述报文转发过程中经过了报文的分片重组,会产生一定的时延,上行报文和下行报文都要经过网络报文处理单元、进行报文封装和解封装,相关流量管理等处理,也会产生一定的时延,不能满足5G承载低时延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能够减小报文转发的时延,从而实现报文转发的低时延,满足5G承载低时延的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物理端口接收到报文,根据预先配置的开销信息、时隙进行编码、时隙排列、成员分发和开销插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3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电解液流程优化方法
- 下一篇:底盘性能测试的测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