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充电桩电池防反接模拟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3425.9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9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韩华春;吕振华;张进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群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充电 电池 反接 模拟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流充电桩电池防反接模拟测试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部设有阻抗限流控制模块、散热风机、电池模拟电源和供电线路;所述柜体表面设有车辆插座、电参数显示模块、输出开关和调节旋钮;所述电池模拟电源通过供电线路分别与阻抗限流控制模块、散热风机、车辆插座、电参数显示模块、输出开关和调节旋钮电连接;本发明彻底解决了直流充电桩反接保护功能测试时,损坏充电模块或模拟电源的难题,该发明装置可模拟车辆控制导引回路完成车桩间的连接确认,插枪即可测试,保证了人身设备的安全,从而大大降低了测试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直流充电桩电池防反接模拟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在不断增加,但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这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都面临的重要难题。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常规能源汽车的可替代品,在能源制约、环境污染等大背景下,我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解决能源及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但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加油站”---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制约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新能源充电桩设施充电桩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由于其充电功率大、充电速度快等特点,在充电设施总量占有比重最大。
随着充电设施数量的不断攀升,对充电桩充电兼容性检测提出了严重的挑战。根据《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第1部分:非车载充电机》要求直流充电桩具备电池反接保护功能,即在充电桩启动过程中将车辆电池输出正负极反置,充电桩检测到车辆电池反向电压后应闭锁,并发出报警。目前在进行该项功能测试时,一般采用将电池模拟电源或电池的正负极直接反接充电桩输出继电器K1K2后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如果采用电池电压模拟源,由于其本身的阻抗很小,如果充电桩不具备电池反接保护功能,相当于充电桩输出正负极间直接短路,这时会存在两种情况:1.当电源的最大输出电流大于充电桩的输出电流,在充电桩启动过程中会烧坏充电模块;2.当电源的最大输出电流小于充电桩输出电流,模拟电源会烧坏。同样如果采用电池组进行充电桩电池反接试验,根据电池特性电池组可理解为电流源,电流∞,内阻无限小,同样会烧坏充电模块。因此采用现有的测试方式,如果充电桩不具备电池反接保护功能,不管是采用电池电压模拟源还是蓄电池都会产生设备烧毁隐患。另外测试时如果接线失误,还会产生短路,造成人身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直流充电桩电池防反接模拟测试装置及方法,彻底解决了直流充电桩反接保护功能测试时,损坏充电模块或模拟电源的难题,该发明装置可模拟车辆控制导引回路完成车桩间的连接确认,插枪即可测试,保证了人身设备的安全,从而大大降低了测试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流充电桩电池防反接模拟测试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部设有阻抗限流控制模块、散热风机、电池模拟电源和供电线路;所述柜体表面设有车辆插座、电参数显示模块、输出开关和调节旋钮;所述电池模拟电源通过供电线路分别与阻抗限流控制模块、散热风机、车辆插座、电参数显示模块、输出开关和调节旋钮电连接;所述车辆插座的一端用于连接直流充电桩的枪头,所述车辆插座的另一端与输出开关连接;所述输出开关的另一端与阻抗限流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阻抗限流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池模拟电源连接;所述电参数显示模块的信号采样端接在电池模拟电源的输出端;所述调节旋钮与电池模拟电源连接。
具体地,所述阻抗限流控制模块包括限流阻抗阵列、电压电流检测回路、CPU控制板、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电压电流检测回路用于检测阻抗限流控制模块两端的电压以及通过的电流;所述CPU控制板用于根据电压电流检测回路检测到的电压、电流信息,自动调节所述限流阻抗阵列的投切,实现根据电压、电流自动调节限流值大小的功能,从而起到保护电池模拟电源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群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群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34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