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的运行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74261.1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6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梅;王金丽;李运硕;潘旭;杨红磊;柳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运行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的运行方法及系统,包括:检测配电网状态,当配电网出现电压或负荷异常时:通过调整分布式电源出力值和柔性负荷值,优化配电网运行状态;检测配电网是否恢复正常,如果配电网未恢复正常,通过对配电网的网络拓扑进行重构优化配电网运行状态,继续调整分布式电源出力值和柔性负荷值,优化配电网运行状态;否则,结束循环。本发明改善了以往的配电网运行优化传统模式,充分利用了柔性负荷的调节能力,实现了供需互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的运行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以及新能源发电技术、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和电动汽车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分布式电源、柔性负荷和电动汽车等在配电网层面接入,伴随着电力需求侧管理和市场化运营工作的推进,不仅使配电网从无源变为有源,而且对配电网的调度和运行带来了诸多新挑战。
当前已有较多研究成果考虑到分布式电源的调节能力,并就此展开了配电网的运行优化研究,但当前研究多注重于单纯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的配电网运行优化研究,研究重点多集中在分布式电源的出力预测,或是运行优化算法的不断改进,没有考虑分布式电源与供需互动相结合,也没有考虑单纯依靠分布式电源的调节能力不能解决配电网过压过负荷运行状态的情况,当前虽然研究了配电网运行的动态或静态场景,但是研究场景单一,不能反映配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其他场景。因此需进一步细化当前的优化研究工作,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运行优化进行全面的优化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网的运行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电网的运行方法,包括:
S1:检测配电网状态,当配电网出现电压或负荷异常时:
S2:通过调整分布式电源出力值和柔性负荷值,优化配电网运行状态;
S3:检测配电网是否恢复正常,如果配电网未恢复正常,通过对配电网的网络拓扑进行重构优化配电网运行状态,执行步骤S2;否则,结束循环。
优选的,所述通过调整分布式电源出力值和柔性负荷值,优化配电网运行状态,包括:
基于粒子群算法获取分布式电源出力值和柔性负荷值;
将所述分布式电源出力值和柔性负荷值带入配电网,优化配电网各节点的运行状态。
优选的,所述基于粒子群算法获得分布式电源出力值和柔性负荷值,包括:
基于粒子群算法对构建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计算,获得全局最优的分布式电源出力值和柔性负荷值;
所述目标函数包括:以配电网网损量最小、分布式电源出力最大、柔性负荷的补偿成本最小以及激励负荷成本最小为控制目标;
所述约束条件包括:潮流平衡约束、节点电压约束、分布式电源出力约束和柔性负荷最大负载约束。
优选的,所述目标函数的计算式,如下式所示:
F=min F1(x)+max F2(x)+min F3(x)+min F4(x)
式中:F:目标函数;F1(x):配电网网损量;F2(x):分布式电源的出力;F3(x):柔性负荷补偿成本;F4(x):激励负荷成本;x: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及柔性负荷的可调控制变量;
其中,所述配电网网损量F1(x),按下式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42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