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载排量的测量方法、机械效率和总效率的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4584.0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8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虎;杨飞;于兴隆;徐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1/00 | 分类号: | F04B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载 排量 测量方法 机械效率 效率 获取 方法 | ||
1.一种空载排量的测量方法,用于检测液压泵的空载排量,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与所述液压泵连接的发动机的至少一个转速作为检测转速;
在每个所述检测转速下,获取至少两组所述液压泵的出口流量值以及输出压力差值;
根据所述出口流量值、所述输出压力差值以及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确定所述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差值和空载排量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差值和空载排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输出压力差值为0时对应的空载排量值确定为所述液压泵的待测空载排量;
其中,所述在每个所述检测转速下,获取至少两组所述液压泵的出口流量值以及输出压力差值,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差值随时间的变化数据和所述出口流量值随时间的变化数据;
根据所述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差值随时间的变化数据和所述出口流量值随时间的变化数据,绘制输出压力差值曲线和出口流量值曲线;
获取所述输出压力差值曲线中斜率小于预设斜率对应的至少两段时间段;
分别获取所述至少两段时间段内所述输出压力差值的平均值和所述出口流量值的平均值,并分别将所述输出压力差值的平均值作为输出压力差值,将所述出口流量值的平均值作为出口流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载排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出口流量值、所述输出压力差值以及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确定所述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差值和空载排量的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出口流量值与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的比值,确定所述液压泵的空载排量值;
根据所述输出压力差值和所述空载排量值确定所述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差值和空载排量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载排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差值和空载排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输出压力差值为0时对应的所述空载排量值确定为所述液压泵的待测空载排量,包括:
根据所述输出压力差值与所述空载排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排量拟合曲线;
将所述排量拟合曲线上所述输出压力差值为0时对应的空载排量的取值做为所述液压泵的待测空载排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载排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差值和空载排量的对应关系,将所述输出压力差值为0时对应的空载排量值确定为所述液压泵的待测空载排量之后,还包括:
改变所述检测转速的取值;
重复步骤“在每个所述检测转速下,获取至少两组所述液压泵的出口流量值以及输出压力差值;根据所述出口流量值、所述输出压力差值以及所述发动机的转速确定所述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差值和空载排量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输出压力差值为0时对应的空载排量值确定为所述液压泵的待测空载排量”,以得到与每个所述检测转速对应的待测空载排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载排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得到与每个所述检测转速对应的待测空载排量之后,还包括:
将多个所述待测空载排量的平均值作为所述液压泵的待测空载排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载排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多个所述待测空载排量的平均值作为所述液压泵的待测空载排量之前,还包括;
去除多个所述待测空载排量中误差最大的取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载排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选择与所述液压泵连接的发动机的至少一个转速作为检测转速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液压泵的待测空载排量。
8.一种机械效率的获取方法,用于获取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泵的机械效率,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空载排量的测量方法获取液压泵的待测空载排量;
获取所述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和输入转矩;
根据获取所述液压泵的机械效率;其中,ηm为所述液压泵的机械效率,V为所述液压泵的待测空载排量,p为所述工作压力,T为所述输入扭矩。
9.一种总效率的获取方法,用于计算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泵的总效率,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械效率的获取方法获取所述液压泵的机械效率;
获取所述液压泵的容积效率;
根据ηT=ηm·ηV,获得所述液压泵的总效率;其中,ηT为所述总效率,ηm为所述机械效率,ηV为所述容积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45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